據期貨日報7月11日消息,“配資公司未取得任何金融業務許可牌照,涉嫌超越經營范圍從事資金借貸業務。”上周五,證監會發布《關于防范期貨配資業務風險的通知》(下稱《通知》),首次對處于灰色地帶的期貨配資予以定性。
期貨配資交易是近年來才興起的。今年5月27日,期貨日報特別推出《期貨探秘之配資交易》專版,通過本報記者實地調查,對期貨配資的現狀、特點等方面進行了集中報道,對期貨配資存在的風險進行了揭示。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配資公司多以自身控制的個人名義在期貨公司開戶,并將賬戶提供給客戶使用,客戶存入自有資金,配資公司以此為基數,向客戶進行配資。配資公司在交易過程中對客戶交易賬戶實施風險控制,虧損達到一定比例時對其進行平倉或要求其追加保證金,以保證配資公司自身資金不受損失,同時收取高額資金使用費。
“在配資業務中,客戶資金被配資公司控制,其安全性難以得到保障;配資放大了杠桿比例,加大了客戶財務風險。”該負責人強調,配置資金進入期貨市場,可能擾亂期貨市場秩序,存在風險隱患。
《通知》要求,期貨公司不得以任何方式從事、參與期貨配資。中期協如發現期貨公司有違規行為,將按照自律監管規則對其進行懲戒。同時,期貨公司還對所了解到的期貨配資賬戶負有舉報義務。
北京地區某期貨公司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期貨配資的實質是對投資者“高息放貸”炒期貨。從機會、風險角度衡量,配資公司屬于低風險、高回報的經營者,極個別期貨公司則是在明知其缺乏法律依據的情況下聽之任之。“行情低迷、客戶難尋、經營難以為繼,配資公司變相成了一些期貨公司招攬客戶、賺取傭金的新渠道”。
“配資以后,投資者面臨更高的杠桿比例和更多需要考量的因素(不能持倉過夜、擔心強平、高手續費或高額利息等),如此交易環境大大增加了投資者的心理壓力,能掙到錢屬于奇跡。”一位曾經參與過期貨配資的投資者向記者分析,投資者一旦參與配資將面臨高風險、低回報,還需要承擔自有資金和未來盈利被配資公司侵占的風險。
“市場上的配資公司不具備資金借貸資格,一旦出現糾紛,投資者的利益很難得到保護。”上述北京地區期貨公司負責人表示,事實表明,普通投資者很難通過期貨配資掙到錢。他建議期貨投資者使用余錢進行投資,不要有借錢炒期貨的念頭,更不要動“期貨配資”的腦筋,在投資中做到適量適度、風險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