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4、5兩個月的低迷,半年收官國內車市止跌上揚,雖然車市整體漲勢并不明顯,各地經銷商仍然叫苦不迭,但汽車廠家卻在押寶中國車市這件事情上樂此不疲,加大投資、投放新車的頻次有增無減。
與以往車市回落的表象不同,今年車市迅速換擋減速卻加劇了豪華車猛增、自主品牌回落的分化局面,正因如此,各方人士對下半年車市走向的預測仍不甚明朗。
冷暖自知
“6月各家銷量都可以,但7月前半個月不如上個月,我們打算繼續加大促銷力度。”北京一家東風標致4S店銷售經理指著店里那輛銀色C5轎車對《第一財經日報》說,這車現在優惠1萬元,上個月只便宜8000元。
記者隨后在北京市幾家大型汽車交易市場走訪時發現,除了少數熱銷車型仍然需要排隊等現車外,絕大多數車型都有不同程度價格優惠,經銷商對車市回暖仍然沒有足夠的信心。
但行業協會數字看上去卻較為。8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下稱“中汽協”)發布今年前6個月汽車產銷數據,結果顯示,6月中國汽車市場產銷量分別為140.37萬輛和143.59萬輛,環比分別增長3.83%和3.62%,同比分別增長0.65%和1.40%。
其中,乘用車產銷同比和環比增速均超過5%,而商用車同比和環比均為負增長,且同比降幅超過10%,弱勢特征明顯。
“我國汽車市場由高速增長期步入到平穩發展期,我們認為,從大方向上看,走勢依然理性健康。”中汽協助理秘書長朱一平坦言。
6月短暫回暖,并不出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汽車市場分會副會長蘇暉并不意外,根據他的經驗,3月、6月、9月、12月的汽車產銷數字都令人欣喜,“經銷商為了完成廠家季度或年度考核,往往會加大銷售力度,這是車市不成文的規則。”
根據這樣的“游戲規則”,汽車企業半年業績大多樂觀。國內汽車集團中,上海汽車上半年整車銷售突破200萬輛,同比增長12.89%,并繼續保持國內車企“領頭羊”地位。
東風汽車上半年銷售汽車150.5萬輛,同比增長12.48%,完成全年目標的51.9%,實現全年目標沒有太大懸念。
跨國汽車企業也表現不俗。上半年,通用汽車及合資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汽車銷量達到創紀錄的127萬輛,較上年同期增長5.3%。福特汽車在華批售總量同比增長14%,達到274510輛,跑贏大勢。
豪華車企業仍然高歌猛進,奧迪、寶馬、奔馳分別以28%、60.8%和59%的增速領跑整個車市。
但是,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卻呈下降趨勢。上半年,乘用車自主品牌共銷售315.61萬輛,同比下降0.82%,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4.39%,占有率較同期下降2.96個百分點。
中汽協認為,交叉型乘用車中多為自主品牌車型,占乘用車銷量比重較大,上半年下降幅度也較大,對于自主品牌乘用車份額的影響明顯。
下半年走勢難測
車市出現兩極分化的局面,令業內人士對下半年車市走向難以做出準確判斷。
中汽協秘書長董揚預測,下半年,我國汽車市場發展仍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影響上半年發展的諸多不利因素仍然存在,短期內總體發展環境難有較大的改觀。
“分車型看,下半年乘用車仍將保持增長,商用車面臨的壓力大于乘用車,商用車全年很可能呈現負增長。”董揚稱。
中汽協預計,全年汽車產銷增速將在5%左右。今年早些時候,中汽協曾預測增速為10%~15%。“5%的增長對于汽車行業而言是好事,能夠促使汽車企業在保持產銷量增長的同時練好內功。”董揚稱。
雖然下半年車市前途未卜,但微妙的市場并未阻止汽車企業加大投入的決心。十幾天前,大眾汽車在佛山、儀征投資建設的新工廠正式獲批,兩個新工廠設計年產能各為30萬輛。同一天,戴姆勒汽車宣布,在中國的發動機工廠、研發中心等四個項目獲批,北京奔馳發動機工廠9日奠基。
而下月,日產汽車將對外發布關于中國市場的中期事業計劃,這將是日產汽車未來6年全球市場中期事業計劃的重要內容。
與樂觀的汽車制造廠態度不同,大多數消費者對于今年下半年車市并不樂觀。在本報與新浪汽車聯合調查中,關于“您認為今年下半年車市會有轉機嗎?”的調查結果顯示,71.2%的參與者表示不看好,因為“整個經濟環境不好,消費者對未來前景沒有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