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調降美國信用評級持續發酵。昨日,受標準普爾下調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影響,市場悲觀情緒全面爆發,全球資本市場陷入動蕩,集體遭遇“黑色星期一”。當日,全球股市聯袂下跌,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也大幅下挫,而在避險情緒推動下,國際金價一度沖至1751.1美元/盎司,再度刷新歷史記錄。
周一,全球股市遭受了自美國次貸危機以來最為嚴重的一次暴跌。首先開盤的亞洲股市損失慘重。中國股市上證綜指放量重挫近百點,時隔一年之后,再度下探2500點,除少數股票飄紅外,滬深兩市絕大多數個股泛綠。截至收盤,滬指報2526.82點,下跌3.79%,深成指也下跌3.33%。國內期貨市場除黃金等個別品種外,其他品種全線下跌。亞太其他地區股市也集體重挫:日經225指數收于9097.56點,跌幅2.2%;韓國綜合指數暴跌3.7%,KOSDAQ市場也巨幅下挫,甚至一度被迫啟動臨時停盤措施;恒生指數盤中一度大跌4.04%,終盤收報20490.57點,跌幅2.17%。
標普下調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以及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持續惡化,導致近期市場緊張情緒升溫。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金融市場動蕩,昨日七國集團(G7)財政部長和央行行長發表聯合聲明稱,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金融穩定和經濟增長。在此之前,歐洲央行也承諾將購買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國債,力圖緩解投資者恐慌情緒。盡管如此,歐美股市還是未能幸免于難。
周一,歐洲股市開盤后不久,受利好消息刺激主要股指全線攀升,但隨著市場恐慌情緒的蔓延,特別是在美國股市開盤后迅速下挫的帶動下,歐洲股市轉而調頭向下。截至昨日北京時間23時,美國三大股指道瓊斯指數報11190.16點,下跌2.23%,標普500指數下跌2.78%,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91%。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報5092.70點,跌幅2.9%,德國DAX指下跌4.43%,法國CAC40指數下跌3.67%。
對于當前全球金融市場的大幅動蕩,銀河期貨首席宏觀經濟顧問付鵬認為,美國信用評級下調只是一個觸發因素,其本身對市場的沖擊有限,而美國實體經濟復蘇狀況和歐洲債務危機演化等問題,才會對市場造成更大更持久的影響。
美國信用評級遭下調也對美元產生了向下壓力。周一,美元對主要貨幣均出現不同程度下跌。受避險資金追捧,日元、瑞士法郎等貨幣對美元匯率上升,歐元對美元盤中也曾展開一波反彈。受美元疲弱影響,昨日,國際金價盤中一度創下1751.1美元/盎司歷史新高。由于擔心全球能源需求不旺,國際油價繼續下跌,截至北京時間23時,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9月合約報106.16美元/桶,下跌2.93%,紐約原油期貨主力9月合約跌至83.71美元。同期,LME銅價也跌至8752美元一線,跌幅達3.9%,鉛、鋅等有色金屬價格跌幅甚至超過6.5%。CBOT市場,大豆、玉米均出現了超過1%的跌幅。
“近期美元貶值早在意料之中。”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告訴期貨日報記者,標普下調美國信用評級是出于美國經濟戰略的考量,這是由美國獨特的經濟結構決定的。在這一背景下,美國需要一個平臺來實現美元貶值,進而推動美國經濟復蘇。付鵬則認為,近期美元的波動主要是對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向的綜合反映。目前相對于其他發達經濟體而言,由于美國經濟基礎較好,美元及美元資產對投資者仍有很強的吸引力。“隨著信用評級下調影響消退,美元仍可能會再度反彈。”
對未來國內大宗商品市場走勢,付鵬認為,應關注今日國內發布的7月份經濟運行數據,國內通脹形勢變化可能對貨幣政策調整帶來影響。還要關注周二晚間美聯儲議息會議是否會有推出QE3的一些暗示和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