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危機剛有所緩和,歐債危機又風起云涌,其結果是,意大利、西班牙等國陷入困境。解決歐債危機本來是歐洲人自己的事,但此時人們的眼光不自覺地轉向了中國,希望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能伸出援手。
8月4日,法國《世界報》發表文章稱,應該說服負債的經濟體和歐盟一些機構的決策人一同到有資金的地方———中國找錢。中國持有的西班牙國債已由2009年的60億歐元增至現在的250億歐元,相當于西班牙外債的12.5%。不幸的是,據有關專家預測,中國購買部分歐洲國家的國債,其成功的可能性不會高于50%。因為歐盟一些領導希望中國掏錢相救,但他們內心卻充滿警惕和提防。
在面對中國介入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的債券市場或投資時,歐盟部分領導人同時向中國伸出了兩只手:一只手是掌心向上,希望中國能在歐債危機中伸出援手,購買更多歐債;另一只手是掌心向下,對中國出口歐洲的商品實施反傾銷,征收懲罰性關稅。
歐盟之所以這樣做,也許是出于政治因素。歐洲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一些國家政要對中國甜言蜜語,促使中國購買歐債。然而,他們又擔心中國可能會利用這一點對其打壓———要使歐盟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中國利益的人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