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Dennis Gartman曾指出,“歐洲的問題在于,這些年來銀行與國家利益關系太過親密,法國的銀行持有西班牙的公司債務和國債,而西班牙的銀行也是法國公司債務和國債的債權人。”
如今,正是這一傳導機制將歐洲各國銀行推上了股價過山車。
周一(9月12日)歐洲銀行股全線下跌,法國興業銀行跌至14.8歐元,為20年來最低水平,較2月高點縮水70%,單日跌幅達10%;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下跌逾12%;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édit Agricole)下跌10%;意大利裕信銀行下跌10.9%,西班牙國家銀行下跌4.7%。
隨后,中、意商談中國購買債券的消息,又讓歐洲銀行看到一線希望。周二(9月13日),歐洲銀行股成為表現最好的板塊之一:法興上漲15%,法巴上漲7.2%,意大利裕信銀行上漲7.4%。
最優“放貸”噩夢
國際清算銀行BIS的季度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持有希臘政府債券最多的是希臘本國銀行,共持有628億美元,其次是德國各銀行,共持226.5億美元。其他持有希臘國債金額較高的分別為法國、英國和意大利銀行,金額分別高達149.6億美元、34億美元和23.5億美元。
高盛9月的一份報告進一步披露了各家銀行的持債情況。在高盛研究范圍內的歐洲銀行中,對希臘主權債務敞口最大的三家銀行分別為希臘國民銀行(NBG)、希臘Piraeus銀行和希臘EFG Eurobank,金額分別高達132億、90億和82億歐元。德法兩國中,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和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持債金額最高,分別高達31億和53億歐元(包括銀行貿易賬戶下直接敞口凈值、衍生品和間接敞口金額).
“主權債務一直被視作低風險甚至零風險,所以銀行會大量持有。”上述投行分析員解釋。
高盛在報告中也指出,銀行決定持有主權債務并非出于投資偏好,而是基于流動性管理的需要。監管者將主權債務視作零風險,因而鼓勵銀行大量持有。
而無論對于投資者、銀行還是監管者來說,主權債務風險的驟升無疑來得太突然。
“銀行折讓持有的國家主權債務,它們自身就面臨新的融資需求。”上述投行分析師表示,這對于一些被市場低估的歐洲銀行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金融救援協議已要求歐洲的銀行做出犧牲了。根據協議,歐洲銀行部門須將其所持的希臘主權債券整體減值21%。
今年6月底,德國商業銀行將其持有的希臘政府債券減值7.6億歐元,這也使其近20億歐元的經營利潤縮水至11.99億歐元,投資收入凈額變成凈投資虧損9.78億歐元。
此外,受希臘政府債券的負面影響,上半年德國商業銀行的成本效益比率升至70%,較去年同期上升4.1個百分點。
在英國,最受傷的則是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根據RBS半年報,截至6月底,RBS共持有希臘主權債務14.5億英鎊(名義值)。針對這筆主權債務,RBS上半年計提減值準備7.33億英鎊,債務削減比例高達50%,與之相關的還款保障保險達8.5億英鎊,二者成為RBS盈利翻身的絆腳石,使其上半年虧損擴大至14億英鎊。
從嚴“減債”壓力測試
雖然歐洲銀行委員會(EBA)最新壓力測試號稱“史上最嚴”,不過這項測試并未考慮交易賬戶以外的主權債券減值情況下,銀行的資金充足率是否達標。
對于銀行而言,交易賬戶下記錄的主權債券一般僅被短期持有。
高盛表示,如果將減債要求考慮在內,歐洲銀行的壓力測試通過率將明顯下降。
在高盛的模型下,假設僅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GIP)三國需要不同程度減債時,將有18家歐洲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足5%,比EBA公布的結果多10家,包括TT希臘郵政銀行、AGB銀行、希臘Piraeus銀行、希臘EFG Eurobank和希臘國民銀行(NBG)。這些銀行累積面臨259億歐元的資金缺口。
而在假設希臘、意大利、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GIIPS)五國均需要減債時,壓力測試的通過率將由91%大幅降至70%。在這一情況下,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足5%的銀行將增至27家,除了前述18家外,還包括塞浦路斯銀行和希臘Alpha銀行等。資金缺口累積達298億歐元。
如今,正是這一傳導機制將歐洲各國銀行推上了股價過山車。
周一(9月12日)歐洲銀行股全線下跌,法國興業銀行跌至14.8歐元,為20年來最低水平,較2月高點縮水70%,單日跌幅達10%;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下跌逾12%;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édit Agricole)下跌10%;意大利裕信銀行下跌10.9%,西班牙國家銀行下跌4.7%。
隨后,中、意商談中國購買債券的消息,又讓歐洲銀行看到一線希望。周二(9月13日),歐洲銀行股成為表現最好的板塊之一:法興上漲15%,法巴上漲7.2%,意大利裕信銀行上漲7.4%。
最優“放貸”噩夢
國際清算銀行BIS的季度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持有希臘政府債券最多的是希臘本國銀行,共持有628億美元,其次是德國各銀行,共持226.5億美元。其他持有希臘國債金額較高的分別為法國、英國和意大利銀行,金額分別高達149.6億美元、34億美元和23.5億美元。
高盛9月的一份報告進一步披露了各家銀行的持債情況。在高盛研究范圍內的歐洲銀行中,對希臘主權債務敞口最大的三家銀行分別為希臘國民銀行(NBG)、希臘Piraeus銀行和希臘EFG Eurobank,金額分別高達132億、90億和82億歐元。德法兩國中,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和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持債金額最高,分別高達31億和53億歐元(包括銀行貿易賬戶下直接敞口凈值、衍生品和間接敞口金額).
“主權債務一直被視作低風險甚至零風險,所以銀行會大量持有。”上述投行分析員解釋。
高盛在報告中也指出,銀行決定持有主權債務并非出于投資偏好,而是基于流動性管理的需要。監管者將主權債務視作零風險,因而鼓勵銀行大量持有。
而無論對于投資者、銀行還是監管者來說,主權債務風險的驟升無疑來得太突然。
“銀行折讓持有的國家主權債務,它們自身就面臨新的融資需求。”上述投行分析師表示,這對于一些被市場低估的歐洲銀行來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事實上,金融救援協議已要求歐洲的銀行做出犧牲了。根據協議,歐洲銀行部門須將其所持的希臘主權債券整體減值21%。
今年6月底,德國商業銀行將其持有的希臘政府債券減值7.6億歐元,這也使其近20億歐元的經營利潤縮水至11.99億歐元,投資收入凈額變成凈投資虧損9.78億歐元。
此外,受希臘政府債券的負面影響,上半年德國商業銀行的成本效益比率升至70%,較去年同期上升4.1個百分點。
在英國,最受傷的則是蘇格蘭皇家銀行(RBS)。根據RBS半年報,截至6月底,RBS共持有希臘主權債務14.5億英鎊(名義值)。針對這筆主權債務,RBS上半年計提減值準備7.33億英鎊,債務削減比例高達50%,與之相關的還款保障保險達8.5億英鎊,二者成為RBS盈利翻身的絆腳石,使其上半年虧損擴大至14億英鎊。
從嚴“減債”壓力測試
雖然歐洲銀行委員會(EBA)最新壓力測試號稱“史上最嚴”,不過這項測試并未考慮交易賬戶以外的主權債券減值情況下,銀行的資金充足率是否達標。
對于銀行而言,交易賬戶下記錄的主權債券一般僅被短期持有。
高盛表示,如果將減債要求考慮在內,歐洲銀行的壓力測試通過率將明顯下降。
在高盛的模型下,假設僅希臘、愛爾蘭和葡萄牙(GIP)三國需要不同程度減債時,將有18家歐洲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足5%,比EBA公布的結果多10家,包括TT希臘郵政銀行、AGB銀行、希臘Piraeus銀行、希臘EFG Eurobank和希臘國民銀行(NBG)。這些銀行累積面臨259億歐元的資金缺口。
而在假設希臘、意大利、愛爾蘭、葡萄牙和西班牙(GIIPS)五國均需要減債時,壓力測試的通過率將由91%大幅降至70%。在這一情況下,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足5%的銀行將增至27家,除了前述18家外,還包括塞浦路斯銀行和希臘Alpha銀行等。資金缺口累積達298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