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步入“雷曼兄弟破產以來最艱困時期”、二次衰退可能性一點也不能排除的關鍵時刻,一向優越感強烈的西方工業化國家似乎再度集體無策。大洋彼岸的英國,兩個月前,經濟學家和分析師們還在為英國何時加息爭辯,可隨著歐債危機持續以及英國經濟數據低迷,二次定量寬松(QE2)在9月初再次被提上日程。有分析認為,英國央行的方案可能是10月推出2000億英鎊的定量寬松政策。與此同時,9月20日,美聯儲召開為期兩天的議息會議,是否會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QE3)或變相地繼續量化寬松,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而此前,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韓國已經紛紛宣布維持寬松貨幣政策不變。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顯然,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基本上都在押寶寬松貨幣政策以實現經濟復蘇。
以美國而言,不論是美聯儲還是美國政府,當前經濟復蘇不理想以及就業情況持續糟糕,都逼得奧巴馬做出新一輪的寬松刺激。曾在金融危機中與美國監管機構有過合作的美盛資產管理董事長兼CEO馬克·費汀日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已經表示會采取所有必要的行動。
應該看到,奧巴馬政府上臺兩年以來一直試圖修復經濟基本面,但是,到目前為止,除不斷出臺諸如量化寬松政策之類的經濟政策之外,并未其他良策,美國經濟仍未見起色。最新公布的美國8月非農就業零增長,遠低于市場預期,此前公布的美國第二季度GDP向下修正為同比增加1.0%;今年8月紐約股市創下了10年來的最差走勢,下跌4.4%。其實,疾病纏身的美國既是世界經濟失衡的主要推手,又在相當大程度上承擔著世界經濟的維穩重任。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挽回美國政府的顏面和市場信心,美國總統奧巴馬9日公布了總額4470億美元的就業刺激計劃,其內容包括將工人和小企業業主所需支付的工資稅削減一半、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進行支出、向地方政府提供補助金以避免其裁減教師人數等。同時,他還在近日表示,要通過征收“巴菲特”稅來解決目前政府財政的壓力,并且配套對窮人減稅這兩項財稅措施來解決目前就業與消費不理想的情況。但是,以目前美國的現狀而言,奧巴馬的這一方案更多的是一個政治博弈手段,也就是說,根本上是為了其在明年的選舉中勝出,而這個方案的可行性也不被人看好。不僅如此,美聯儲在隨后放出信號,表示近期準備購買美國長期國債。從這個角度不難看出,伯南克很有可能會繼續他深諳的寬松政策理論。
與美國擺脫目前就業壓力相比,歐洲的經濟形勢可謂是戰戰兢兢,一方面政府債務危機持續不斷地爆出來,讓市場對政府信譽失去耐心,讓歐元隨時面臨著破產的危機。另一方面經濟復蘇的緩慢以及物價的上漲讓政府又不得不在緊縮與寬松之間走鋼絲,這些都讓歐元區經濟短期內看不到好轉的跡象。
西方國家紛紛維持寬松貨幣政策,這對于發展中國家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中國而言,除非全球經濟再次崩潰,否則中國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可能性較小,相反,政策還將收緊,為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的風險敞口買單。一言以蔽之,當前最要緊的任務就是積極采取措施緩解實體經濟的壓力,以應對國際市場動蕩的沖擊,因為目前全球各國復蘇的關鍵都是實體經濟,誰的實體經濟做得好,誰就能挺過去,靠印鈔票最終只能是泡沫破滅。
而此前,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韓國已經紛紛宣布維持寬松貨幣政策不變。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顯然,全球主要發達國家基本上都在押寶寬松貨幣政策以實現經濟復蘇。
以美國而言,不論是美聯儲還是美國政府,當前經濟復蘇不理想以及就業情況持續糟糕,都逼得奧巴馬做出新一輪的寬松刺激。曾在金融危機中與美國監管機構有過合作的美盛資產管理董事長兼CEO馬克·費汀日前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已經表示會采取所有必要的行動。
應該看到,奧巴馬政府上臺兩年以來一直試圖修復經濟基本面,但是,到目前為止,除不斷出臺諸如量化寬松政策之類的經濟政策之外,并未其他良策,美國經濟仍未見起色。最新公布的美國8月非農就業零增長,遠低于市場預期,此前公布的美國第二季度GDP向下修正為同比增加1.0%;今年8月紐約股市創下了10年來的最差走勢,下跌4.4%。其實,疾病纏身的美國既是世界經濟失衡的主要推手,又在相當大程度上承擔著世界經濟的維穩重任。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挽回美國政府的顏面和市場信心,美國總統奧巴馬9日公布了總額4470億美元的就業刺激計劃,其內容包括將工人和小企業業主所需支付的工資稅削減一半、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進行支出、向地方政府提供補助金以避免其裁減教師人數等。同時,他還在近日表示,要通過征收“巴菲特”稅來解決目前政府財政的壓力,并且配套對窮人減稅這兩項財稅措施來解決目前就業與消費不理想的情況。但是,以目前美國的現狀而言,奧巴馬的這一方案更多的是一個政治博弈手段,也就是說,根本上是為了其在明年的選舉中勝出,而這個方案的可行性也不被人看好。不僅如此,美聯儲在隨后放出信號,表示近期準備購買美國長期國債。從這個角度不難看出,伯南克很有可能會繼續他深諳的寬松政策理論。
與美國擺脫目前就業壓力相比,歐洲的經濟形勢可謂是戰戰兢兢,一方面政府債務危機持續不斷地爆出來,讓市場對政府信譽失去耐心,讓歐元隨時面臨著破產的危機。另一方面經濟復蘇的緩慢以及物價的上漲讓政府又不得不在緊縮與寬松之間走鋼絲,這些都讓歐元區經濟短期內看不到好轉的跡象。
西方國家紛紛維持寬松貨幣政策,這對于發展中國家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對中國而言,除非全球經濟再次崩潰,否則中國推出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可能性較小,相反,政策還將收緊,為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的風險敞口買單。一言以蔽之,當前最要緊的任務就是積極采取措施緩解實體經濟的壓力,以應對國際市場動蕩的沖擊,因為目前全球各國復蘇的關鍵都是實體經濟,誰的實體經濟做得好,誰就能挺過去,靠印鈔票最終只能是泡沫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