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DS市場上,市場對風險開始重新定價。這是常態還是變量?這種情形能否持久?
《第一財經日報》駐美記者針對此問題采訪了全球金融信息提供公司Markit信貸研究主任奧提斯·凱西(Otis C. Casey Ⅲ),以及USLA管理學院教授弗朗西斯·郎斯達夫(Francis A. Longstaff).Markit是全球金融咨詢極具權威的信息提供商,尤其在CDS市場上頗有影響力。郎斯達夫教授對于CDS等衍生品市場研究多年,除了學界的視角外,他還曾任Salomon Brothers Inc。固定收益衍生品研究主任。
第一財經日報:截至8月末,至少有70家大型美國公司被認為信用風險低于美國政府,大型公司CDS價格低于主權國家尤其是債務纏身的歐洲國家。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郎斯達夫:這種情況出現已經有較長時間。最近表現比較突出。這是因為原先認為沒有任何風險的美國國債因為兩黨的不妥協出現了違約的現實可能性。
這讓投資者意識到美國政治制度不能正常運行已經在市場上產生了相當的風險。另外一方面,這些大型的企業,因為全球化的影響,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區都有運行,尤其是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在經濟增長非常好的新興市場利潤豐厚,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其成長性更好,風險被分散。所以美國政治的僵局和跨國企業自身的風險降低使得一些大型公司的CDS價格低于美國政府。而在歐洲,現在歐洲危機愈演愈烈自然使得這些主權債務的風險大增,CDS價格自然也上漲。
凱西:大型公司CDS價格低于主權國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希臘。希臘的債務相對于GDP的比例很高,而且現在依賴從其他歐盟國家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那里得到貸款來維持運行。他們現在正在討論有可能在10月之前不能收到下一筆的貸款。金融市場已經密切關注希臘很長時間,希臘將最終不得不對其債務進行重組,或者接受某種形式的違約。很多跨國企業并不存在這樣的情況。
日報:希臘是很典型的例子,不過即便在美國,也有一些企業的CDS價格低于美國國債。
凱西:在美國,并沒有很多企業的CDS 價格低于美國國債,不過有一些企業是這樣的。如果你回溯金融危機時期,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主權債券是比較安全的,甚至有的國家可以說全無風險。而相對于一些企業,尤其是金融機構風險則比較大,當他們出現破產威脅時,是政府出面挽救。最終,這些風險轉移到了這些國家自身。
日報:這是否反映出投資者現在對風險有不同的定價?
凱西:投資者現在對風險有不同的認識。此前,投資者一般都認為主權債務比較安全,而現在這種認識發生了變化,經過信貸危機,投資者都更加謹慎。至于企業CDS價格是否低于主權CDS,還是需要從具體的案例來分析。以歐元區的例子來分析。這是一個統一貨幣的聯盟,不具備統一的財政政策。很多政府能夠在他們財政實力不夠時還可以印更多的錢來支付債務,但是希臘和歐元區的國家不能夠這樣做,也就意味著這些國家的信貸風險越來越大。
日報:大型公司CDS價格低于主權國家的情況是否能夠持續?對金融市場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郎斯達夫:我認為這種情況會持續。企業能夠根據其收入來控制支出,所以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更能夠適應情況。美國政府看起來并不能這樣做。這樣直接影響了美國的信用,以及市場對于美國償還債務能力的信心。
凱西:這要看這些當政者怎么來解決歐元區的債務問題,以及希臘最終的走向。現在當政者已經第一次承認希臘債務有序重組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歐洲的情況穩定下來,主權債務的CDS價格有可能會從現在的高度下降。但問題是,要多長時間才能回到原先低于大部分企業CDS的水平。這個目前很難下判斷。
日報:有種觀點認為CDS市場的行將崩潰在上一次經濟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CDS因此也聲名不佳。這次主權債務危機是否還會在CDS市場上有所表現?
郎斯達夫:我不認為CDS的角色有什么不光彩的。CDS被批評是因為它帶來了壞消息。但這更多的是因為不喜歡這個消息而殺掉了信使。CDS市場透露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而這些市場是政府試圖壓制的。
《第一財經日報》駐美記者針對此問題采訪了全球金融信息提供公司Markit信貸研究主任奧提斯·凱西(Otis C. Casey Ⅲ),以及USLA管理學院教授弗朗西斯·郎斯達夫(Francis A. Longstaff).Markit是全球金融咨詢極具權威的信息提供商,尤其在CDS市場上頗有影響力。郎斯達夫教授對于CDS等衍生品市場研究多年,除了學界的視角外,他還曾任Salomon Brothers Inc。固定收益衍生品研究主任。
第一財經日報:截至8月末,至少有70家大型美國公司被認為信用風險低于美國政府,大型公司CDS價格低于主權國家尤其是債務纏身的歐洲國家。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郎斯達夫:這種情況出現已經有較長時間。最近表現比較突出。這是因為原先認為沒有任何風險的美國國債因為兩黨的不妥協出現了違約的現實可能性。
這讓投資者意識到美國政治制度不能正常運行已經在市場上產生了相當的風險。另外一方面,這些大型的企業,因為全球化的影響,在世界上的很多地區都有運行,尤其是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在經濟增長非常好的新興市場利潤豐厚,這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其成長性更好,風險被分散。所以美國政治的僵局和跨國企業自身的風險降低使得一些大型公司的CDS價格低于美國政府。而在歐洲,現在歐洲危機愈演愈烈自然使得這些主權債務的風險大增,CDS價格自然也上漲。
凱西:大型公司CDS價格低于主權國家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希臘。希臘的債務相對于GDP的比例很高,而且現在依賴從其他歐盟國家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那里得到貸款來維持運行。他們現在正在討論有可能在10月之前不能收到下一筆的貸款。金融市場已經密切關注希臘很長時間,希臘將最終不得不對其債務進行重組,或者接受某種形式的違約。很多跨國企業并不存在這樣的情況。
日報:希臘是很典型的例子,不過即便在美國,也有一些企業的CDS價格低于美國國債。
凱西:在美國,并沒有很多企業的CDS 價格低于美國國債,不過有一些企業是這樣的。如果你回溯金融危機時期,人們理所當然地認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主權債券是比較安全的,甚至有的國家可以說全無風險。而相對于一些企業,尤其是金融機構風險則比較大,當他們出現破產威脅時,是政府出面挽救。最終,這些風險轉移到了這些國家自身。
日報:這是否反映出投資者現在對風險有不同的定價?
凱西:投資者現在對風險有不同的認識。此前,投資者一般都認為主權債務比較安全,而現在這種認識發生了變化,經過信貸危機,投資者都更加謹慎。至于企業CDS價格是否低于主權CDS,還是需要從具體的案例來分析。以歐元區的例子來分析。這是一個統一貨幣的聯盟,不具備統一的財政政策。很多政府能夠在他們財政實力不夠時還可以印更多的錢來支付債務,但是希臘和歐元區的國家不能夠這樣做,也就意味著這些國家的信貸風險越來越大。
日報:大型公司CDS價格低于主權國家的情況是否能夠持續?對金融市場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郎斯達夫:我認為這種情況會持續。企業能夠根據其收入來控制支出,所以在經濟不好的時候更能夠適應情況。美國政府看起來并不能這樣做。這樣直接影響了美國的信用,以及市場對于美國償還債務能力的信心。
凱西:這要看這些當政者怎么來解決歐元區的債務問題,以及希臘最終的走向。現在當政者已經第一次承認希臘債務有序重組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歐洲的情況穩定下來,主權債務的CDS價格有可能會從現在的高度下降。但問題是,要多長時間才能回到原先低于大部分企業CDS的水平。這個目前很難下判斷。
日報:有種觀點認為CDS市場的行將崩潰在上一次經濟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CDS因此也聲名不佳。這次主權債務危機是否還會在CDS市場上有所表現?
郎斯達夫:我不認為CDS的角色有什么不光彩的。CDS被批評是因為它帶來了壞消息。但這更多的是因為不喜歡這個消息而殺掉了信使。CDS市場透露了很多有價值的信息,而這些市場是政府試圖壓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