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大限逼近
一直被全球航企反對的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隨著2012年的即將到來箭在弦上,卻并無取消或暫緩之意。
在昨天舉行的“中國民用飛機大會”期間,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市場研究部部長朱慶宇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透露,最近幾個月中國與歐盟方面已經就ETS進行了多次交涉,但目前歐盟方面還是一意孤行要推行ETS,世界航空運輸業將可能被歐盟強制推行ETS交易而拖入貿易戰。
中航協副秘書長柴海波則對本報記者透露,由國航和中航協牽頭、國內各主要航空公司參與的聯盟正在尋找合適的外方律師,準備對歐盟ETS提出法律訴訟,同時也已經向我國政府提出請求,一旦歐盟ETS正式實施,我方也將實施反制措施。
全球反ETS
2008年11月19日,歐盟議會和歐盟委員會通過新法案,決定將國際航空業納入到歐盟ETS體系之中,自2012年1月1日起,所有在歐盟機場起降的航班均開始實行排放交易。
如果ETS得以實行,我國國有、私營及港澳共33家航空公司將被納入名單。中航協秘書長魏振中曾預計,2012年ETS給內地航空公司增加的成本將為8億元人民幣,到2020年時則將迅速增至30億元人民幣。
不僅僅是中國的航空公司將受到巨大影響,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此前也估計,如果ETS執行,第一年進出歐盟的航空公司需要為碳排放繳納的費用將會讓航空業的成本增加35億歐元,并且這一數字會逐年遞增。
“我們認為歐盟的ETS就是斂財的手段,也違反了《芝加哥公約》的航空主權原則,歐盟將ETS交易范圍延伸至其他國家空域和公海空域,就是對其他國家主權的侵犯。”朱慶宇指出,因此,很多國家已經從更高層面上發起了對ETS的反對。
目前美國航空業和阿爾及利亞航空公司已經對歐盟ETS進行起訴,而美國眾議院最近還通過了一項新議案,禁止美國的航空公司加入歐盟的ETS,這項新議案向歐盟明確傳達了美國政府的態度。
與此同時,國際民航組織11月2日在蒙特利爾總部舉行的第194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上也通過決議,首次明確表示反對歐盟將國際航空納入ETS,敦促歐盟及其成員國與國際社會合作處理航空排放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國際民航組織是代表各國民航主管部門的官方組織。
“如果ETS最終實施,不排除我國政府也對違反國際公法的國家進行懲罰性的反征稅。”朱慶宇表示。
航企傾向直接減排
事實上,在反對歐盟ETS的同時,中國航協也一直在強調能夠通過取得直接效果的措施來進行減排。
“歐盟曾經制定過很好的減少大氣碳排放制度,比如針對汽車業就推出‘從歐I’到‘歐VI’等排放標準,使汽車業不斷創新提高技術來減少排放,并建立淘汰機制。”朱慶宇告訴記者,在北京奧運會期間,北京借鑒歐洲經驗大力推廣新的汽車排放標準制度,促進汽車排放技術升級,對尾氣排放大的舊汽車實行淘汰制度。
“如果把這樣的減排經驗和標準制度引用到航空業來,就能夠直接進行碳減排,航空業就能夠對全球大氣碳減排作出直接的減排貢獻。比如制定新的航空減排技術標準,對沒有達到減排標準的飛機生產予以限制,并不得出售給航空公司,對正在使用的碳排放量大的舊飛機應當制定逐步淘汰的機制等。”朱慶宇指出。
對于航空公司來說,即使沒有ETS的壓力,內部也在通過節油等各種舉措盡量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上周五,國航還完成了中國首次航空可持續生物燃料試飛,試飛使用的源自麻風樹的綠色航空燃料以50:50的比例與產自石油的航空燃料混合。而在此之前,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法荷航集團公司都已經推出了使用生物燃料的定期客運航班。
據了解,相比于傳統化石航空燃料,航空生物燃料在全生命周期中,硫和顆粒物的減排效果基本可以達到100%,碳排放可以減少60%~80%,不過,目前使用生物燃料的成本還非常昂貴,約為傳統航空燃料的4倍以上。
“生物燃油或許是航空新動力出現之前的一個過渡性技術。只有飛機發動機的動力技術革命才能在未來為減少大氣碳排放作出革命性的貢獻。”朱慶宇對記者指出,目前,航空公司都希望航空制造業盡快研發“零排放”的新發動機技術,特別是盼望中國國產新飛機能夠在這方面有更多的突破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