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11月18日公布的數據稱,截至11月16日當周,EPFR追蹤的全球股票型基金吸引了15.1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為連續第五周成功吸金,但資金凈流入規模較前周的95.9億美元大幅萎縮。
EPFR表示,隨著第三季度財報季行至尾端,市場關注重心更傾向于歐債危機并考慮歐元區的生死存亡,另外,美國政府減赤談判的最后期限也是市場關注重點,受此影響,投資者將有充分理由在11月中旬表現出更多“防御性”。
數據顯示,新興市場股基在截至16日當周被監測到1.83億美元資金凈贖回,表現遠遜于前周20.9億美元的相應數據,還終結了此前連續四周的“吸金”勢頭。受此影響,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新興市場指數上周累計下跌3.8%,創9月23日以來最大單周下跌規模。至此,新興市場股基今年資金凈流出規模累計達320億美元,而去年同期,該股基吸引了超過80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
發達市場方面,美國股基是上周唯一吸引資金凈流入的分類股基,吸引了31億美元資金凈流入。其中,多數資金流入由機構投資者配置,投資方向為大型藍籌股交易所交易型基金。而歐洲發達市場股基被監測到6.03億美元資金凈流出。日本股基則連續第四周“失血”。
債券型基金方面,美國債基繼續受投資者青睞,其在截至16日當周吸引了34.6億美元資金凈流入,美國市政債券基金也吸引了4.2億美元資金凈流入。新興市場債基則表現平平,其硬通貨計價債基吸引了1.9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但本幣計價債基則被監測到1.64億美元資金凈流出。另外,通脹保護型債基在上周吸引了5.12億美元資金凈流入,為過去80周最大資金凈流入規模。
對此,EPFR全球研究部主管卡勃蘭特認為,盡管關于通縮顧慮仍在,但部分投資者已看到通脹苗頭:如近期油價的上漲、美中經濟保持良好增長態勢、部分主要新興經濟體開始放寬貨幣政策立場及歐洲正實施債務貨幣化進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