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滑趨勢不容樂觀,政策放松拐點將至的聲音也多了起來。
匯豐銀行23日發布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48,低于上月終值51.0。這一數據不僅跌破50的“榮枯線”,更創下32個月以來最低。
匯豐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11月制造業PMI初值反映出,工業生產增長很可能將進一步放緩,保增長將成為2012年宏觀政策的首要任務。
巴克萊資本的報告也認為,PMI低于50表明中國經濟下行風險正在加大。
從匯豐中國PMI分項數據看,“產出指數”從51.4驟降至46.7,創下2009年3月以來最大降幅。分析人士指出,這主要由于外圍及國內訂單增長均有放緩所致。
此次匯豐中國PMI初值數據樣本采集自11月11日-11月21日之間,12月1日發布11月PMI終值。屆時,中國官方PMI數據也將公布。
野村證券預計,11月份中國官方PMI指數也將跌破50,降至49的水平。
事實上,除了先行指標外,對經濟下滑的預期已經成為業界共識。在經濟增速回落之下,認為政策將放松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屈宏斌認為,“CPI快速回落,外匯占款下降,房市下調和出口明顯減速都意味著財政和貨幣政策很可能會在未來3個月內轉向整體寬松。政策及時調整可以把增速穩定在8%以上。政策大拐點正在形成,這對市場可能有較大影響。”
此前,社科院副院長李揚也曾表示,當前國內經濟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宏觀調控重點應致力于物價上漲和經濟增長之間尋求恰當平衡。
但政策適度放松并不意味著會出臺強力的刺激措施。
社科院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所長高培勇表示,雖然當前各種不利影響會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產生推力。“但是從總體上講,這種不利影響不會高于2008年末和2009年初,面對歐美經濟新的震蕩,我國宏觀政策設計不宜反應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