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多個歐洲國家主權評級遭降級、國債收益率飆升甚至超過警戒線,歐債危機并未像市場期望的有所好轉。而隨著形勢進一步惡化,歐洲銀行業承受的壓力也日益增加,面臨資金缺口難填、融資成本加大,資本重組計劃不明等諸多難題,歐洲銀行業已是“風雨飄搖”。
為應對希臘債務減計所帶來的沖擊,10月底的歐元區峰會決定在2012年6月之前將銀行一級核心資本金比率提升至9%以上。根據歐洲銀行業監管局的估算,按照這一要求,目前歐洲銀行業存在約1060億歐元的資金缺口,其中大約有400億歐元可以從留存盈利中獲得,但仍有700億歐元左右需從外部籌集。
多國國債收益率飆升
11月23日,德國原計劃發行總額為60億歐元的10年期國債最終僅售出36.44億歐元,認購率僅為60%左右,德國央行被迫保留余下的23.56億歐元債券。德國國債拍賣失利重挫市場信心,歐元區債券收益率飆升,歐元也大幅下挫。當天,意大利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上漲突破8%,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大幅提升23基點至2.15%。
作為衡量投資者信心的重要指標,歐元區國家國債收益率近期的飆升顯示出市場對歐債危機進一步蔓延的擔憂,而即便是被視為歐洲經濟穩定器、歐債危機最后避風港的歐洲“一哥”德國恐也是自身難保。
10月底歐盟峰會達成包括希臘債務、歐洲金融穩定基金擴容以及銀行業資本重組在內的一攬子歐債危機應對方案以來,除曾給市場注入曇花一現的信心外,從目前來看該方案并未對穩定金融市場起到實質性作用,尤其是2011年10月底以來,歐債危機由歐元區邊緣國向核心國蔓延的趨勢進一步加強,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等國國債收益率則繼續攀升。
統計顯示,上周五,歐洲多國國債拍賣的中標收益率觸及歐元誕生以來的最高紀錄, 其中比利時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5.89%,當日漲3個基點,周內累計上漲近100個基點,創自2000年2月以來最高水平;意大利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40個基點至8.03%;西班牙10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7%。與此同時,法國、比利時和意大利的主權債務信用違約掉期費率也升至歷史高點。
評級機構在這個過程中無疑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在上周一表示,近期法國國債收益率上揚,且經濟增長前景更趨疲弱,可能對法國的主權評級構成負面影響。隨后一周內,三大評級機構先后下調了匈牙利、葡萄牙、比利時等多個歐盟成員國的主權評級。惠譽上周四宣布,將葡萄牙主權評級從BBB-級下調至BB+級,并給予負面的評級展望。在下調主權評級后,惠譽緊接著宣布下調葡萄牙3家銀行的信用評級。
隨著歐債危機的進一步深化,不僅法國3A評級難保,甚至德國也可能面臨降級壓力。穆迪昨日發布報告表示,歐元區主權與銀行危機快速升溫,正在威脅所有歐洲國家的信用評級。
令人擔心的是,本周市場將迎來歐元區新債拍賣高峰,意大利、西班牙、法國以及比利時都將在本周發行債券,預計發行總額約190億歐元,超過上周歐元區發債規模的兩倍,鑒于上周德國發債失利及動蕩的市場環境,這些債券的拍賣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銀行業危機顯現
德意志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近日指出,歐債危機還要繼續惡化,甚至嚴重惡化。歐洲的危機已經從開始的第一階段即債務本身的問題,演進到現在的第二階段——銀行開始出現問題。隨著危機的深化,大國或者相對健康的國家救助弱國的意愿在下降,債務危機本身也是一個迅速擴大的過程,救助的人均成本大幅度提高,導致救助的可行性下降。
歐元區成立后,歐洲金融系統之間進一步互相滲透,各國之間風險敞口逐步擴大,由于國債的低風險,歐洲各大銀行大量增持了政府債券頭寸。其中法國銀行對希臘、愛爾蘭、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風險敞口最高,達到6000億歐元,這使得法國銀行系統在面臨危機時尤顯脆弱。希臘債務減記50%,已經使得持有大量希臘國債的歐洲銀行蒙受巨額減記損失。
歐洲銀行近期陸續公布的3季報顯示,大幅的主權債務減記已對歐洲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產生重大影響。法國巴黎銀行3季報顯示,公司3季度實現凈利潤5.41億歐元,同比大降72%,減記希臘主權債務及出售歐洲政府債券帶來的巨額損失是造成該公司業績跳水的主因。該行在3季度為希臘債務減記撥備了22.6億歐元的稅前損失,若剔除減記因素,該行第三季度錄得凈利潤19.52億歐元,比去年同期上升2.4%。德國第二大銀行德國商業銀行3季報也顯示,因對希臘債務減記損失7.98億歐元,該行第三季度虧損8.55億歐元。
歐債危機的進一步深化也使得各家銀行的融資成本大幅提高,資本金壓力凸顯。歐洲銀行管理局今年10月初表示,德國銀行業目前的資本缺口超過了50億歐元。另據相關數據顯示,占法國銀行系統80%的四家銀行——法國巴黎銀行、BPCE集團、法國農業信貸和法興的資本缺口達88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