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到這篇文章時您正在吃早餐,希望沒有因此影響您的食欲。因為穆迪昨日(11月28日)警告稱,歐債和銀行危機正威脅所有歐元區國家的信用評級,這將極大提升成員離開歐元區的可能性。更值得注意的是,高盛同日公開表示,歐元區游戲已經結束,建議投資者離開歐洲。
歐元區遭遇“一刀切”
過去,穆迪或標普總是通過下調個別國家主權評級而讓歐洲緊張得半死。但這一次,它們直接將“槍口”對準了整個歐元區。據悉,穆迪昨日發表報告,對整個歐元區的所有國家主權評級發出降級警告。
“歐元區主權和銀行信貸危機的持續快速升級正威脅著所有歐洲主權國家的信譽。”穆迪稱,“如果未來出現一系列不可預知的沖擊,更多的國家將會失去市場資金的持續支持和需要實施有效的減赤計劃的政治動力,歐元區當局需要迅速采取行動恢復信貸市場的信心。”
然而,歐元區政治局勢在近一段時間內卻相當糟糕。FT專欄作家WolfgangMünchau就撰文稱,人們總是說只有歐債危機的風險足夠大,政治家們才會實施措施來力挽狂瀾。但這些說法都忽略了集體決策速度的遲緩。
穆迪認為,政策措施缺席、希臘和意大利政治前景不明、希臘債務的持有人最終減記談判受阻以及歐元區的經濟前景惡化,都導致信用風險持續上升,多重違約的概率極大。
《經濟學人》雜志就在最近稱,歐元解體的爆發點可能來自國債拍賣失敗導致的流動性危機,“歐元區解體的概率達到令人警戒的高水平。”這會導致一個或多個國家在歐元區內違約,甚至離開歐元區。穆迪在報告中也警告道,只要流動性危機持續的時間越長,短期之內違約的概率就會繼續上升,某些國家降為投機級別在所難免。據悉,2012年第一季度穆迪還會對歐元區重新進行評級。
針對穆迪的降級警告,日信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袁秀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穆迪發布警告會對市場有一定負面影響,這是對歐元區危機難以解決的一個印證。歐洲是否能走出危機取決于德國對歐元區債券的態度,以及希臘等國家愿不愿意退出歐元區。如果德國和問題國家的博弈繼續僵持下去,評級機構有可能會調降歐元區評級。
法德擬推出新協定
當然,歐盟領導人也不是完全坐以待斃。據報道,法德兩國將在12月9日歐盟峰會前十天內,提出修改有關條約的共同建議或一個新協定。該協定會有嚴格的赤字規則和對國家預算的控制權,并將以政府為協定方。對此,德國財長WolfgangSchaeuble表示,對全世界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信息——歐元仍是堅挺的貨幣。但前提是歐元區成員國必須努力執行預算紀律。
有消息人士透露,這份新協定只需要9個國家簽署即可生效,這就可以繞過需要歐盟各國一致同意修改歐盟條約的障礙,而且這份協定有可能會加速修改歐元區治理。歐盟管理機構將獲得新的管理權限,來加強歐元區國家的財政紀律,而歐盟條約修改會隨后出現。
“德國下定了決心。他們希望改變條約,并會盡一切努力來推動它實現。”一位參與德法談判的資深歐盟官員回憶道。但一些德國官員則辯解,一個有約束力的、新的財政制度雖然不足以推行歐元區債券,但它足以調整歐洲央行的行動來穩定在失衡的債券市場。如果這個計劃順利實施,它就可以在一年或更長時間內確保意大利和西班牙免受市場攻擊。
高盛建議避開歐洲
自歐債發生以來,你是否已受夠了德、法兩國的“曖昧”?也許你應該聽聽高盛的看法:避開歐洲。
高盛解釋稱,歐元區政策的不確定性,將進一步推低歐元匯率。該行此前曾建議做多歐元對美元,但已在1.34時平倉。同時,金融市場的混亂可能迫使歐盟國家達成協議。由于歐元區游戲臨近結束,加上核心國家信用風險增加,預計AAA主權債券不會再持續上漲,近幾周可能出現拐點。另外,現在不能排除歐元區解體可能。因為只有允許調整《里斯本協議》才能解決歐元區僵局。但像債券流標、各國無法達成一致以及銀行倒閉等風險,都會影響政治進程。而一旦歐元區解體,核心債權國的多數機構將走向破產,進一步加深財政惡化。
高盛所言是杞人憂天?事實上,本周,歐洲市場就將面臨發債規模翻番的考驗。資料顯示,歐元區5個國家擬發行合計約190億歐元的主權債券,較上周3個國家發債規模多出逾2倍。其中周一,意大利擬發行7.5億歐元國債,比利時10億~20億歐元;周二,意大利擬發行80億歐元;周四,西班牙、法國將分別發行80億和30億~45億歐元國債。但國債標售還沒全面開始,歐元區國債卻仍在持續飆升。數據顯示,上周五,意大利兩年期國債利率升至超過8%,創歷史新高。同期,德國國債期貨價格則暴跌60個基點至1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