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周一表示,該交易所將從2012年1月開始接受離岸人民幣作為所有期貨產品交易結算時的擔保金。
CME表示,香港匯豐銀行將成為其首個在遠東地區的結算托管行。CME的客戶將能夠在匯豐銀行持有離岸人民幣,即“香港離岸人民幣”(CNH),并用這些存款作為期貨交易的結算擔保金。
這一舉動意味著,持有人民幣存款的投資者可以在中國香港或內地以外的其他金融中心使用人民幣來進行包括金屬、農產品和能源在內的期貨交易。
CME清算所總裁泰勒(Kim Taylor)表示:“隨著我們在亞洲業務的增長,CME正在尋求推出新服務來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客戶群需求。”
作為全球商品期貨市場的主要交易所,CME目前在外匯市場上的日交易額高達4萬億美元。自2006年以來,這家總部設在芝加哥的公司已推出了一系列的人民幣外匯期貨合約,但由于人民幣尚未自由兌換,這些產品使用率相對較低。而上述舉措是CME進一步拓展其市場業務的最新行動。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 CIB)駐香港高級經濟學家Dariusz Kowalczyk認為:“西方最著名的期貨交易所能夠認可人民幣作為抵押金,是一件有著標志性意義的事情。”但他補充說,CME的這一舉動不太可能對市場造成立竿見影的影響。
據CME駐新加坡的發言人修斯(Jeremy Hughes)表示,該交易所對人民幣的使用上限將為1億美元。這一規模較小的額度也反映了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相對不成熟,以及與其他貨幣相比流動性更低的現實。
人民幣并非新興市場貨幣中第一個被接納為抵押金的幣種,交易員也可以使用墨西哥比索和土耳其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