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1日至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湖南省湘潭市、株洲市調研經濟運行時強調:“從全國來說,一季度可能比較困難,這也是我為什么元旦就來和企業家座談的原因。”
如何理解溫總理“一季度可能比較困難”的表述呢?從反映宏觀經濟形勢先行指標來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012年1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受元旦和春節的節日效應釋放帶動,2011年1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3%,環比上升1.3個百分點,回升至50%以上。僅過兩天?穴1月3日?雪,CFLP又發布2011年12月中國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0%,比前一月大幅度上升6.3個百分點。這兩個數據說明當前我國經濟增速回落的態勢趨于穩定。
但根據該數據滯后市場兩個月的經驗,也可以說,中小企業的苦難將延續到一季度。另外,先前發布的匯豐(HSBC)編制的12月中國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8.7,雖然跌幅比上月更為緩和,而且可能進入到底部,但是該指數低于50,表明我國12月份制造業活動再次萎縮。
此外,歐債危機的陰影讓全球經濟復蘇面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給我國的出口貿易帶來非常明顯的影響。據海關統計的數據顯示,2011年11月份出口同比增速延續近幾月來的下滑趨勢,較上月回落1.3%。雖然,11月出口增速繼續回落是受到基數效應的影響。但是,未來歐美經濟可能5年到10年不會復蘇,中國的外貿出口已經差不多到了頂峰。2011年前三季度,中國外貿出口對GDP的貢獻是負的。因此,可以預期,2012年的進出口情況對經濟增長不容樂觀。
整個投資形勢也難言樂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從原來的近40%逐步下降到目前25%左右時,投資的拉動力明顯下降,大量的低水平擴張,帶來的是社會資源的浪費。因此,不難看到,在節能減排等壓力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會繼續下降。
在出口增速和投資增速逐步放緩的影響下,經濟增長的動力或許將面臨調整。在這種趨勢之下,消費成為目前唯一一個潛在動力。2011年12月28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介紹說,2011年前三季度內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101%,其中最終消費的貢獻率由2010年同期的32.7%提高到47.9%。
雖然消費的最終貢獻率達到了47.9%,但主要是政府財政支出的消費,居民消費到底有多少,顯然是個問號。由此可見,在國際經濟復蘇復雜多變的形勢下,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這或許是溫家寶總理強調“一季度可能比較困難”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