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表示將拓寬人民幣跨境流動渠道
“截至2011年11月底,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機構數已超過132家,發放人民幣貸款256億元,人民幣存款余額6273億元,占香港全部銀行存款的10%左右,人民幣已成為除港幣和美元之外的第三大貨幣。”
這是央行行長助理李東榮昨日在出席一次論壇時透露的。他表示,下一步將推動實現人民幣跨境良性循環,進一步拓寬人民幣跨境流動渠道,協調境內外人民幣市場發展。
事實上,這種渠道拓寬的努力在2012年年初就已開始迅速落地。
昨日,發改委透露,包括國開行、進出口銀行、農發行以及四大行在內的10家境內銀行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已獲批復。此次獲批發行人民幣債券總額為250億元人民幣。
跨境人民幣經常項下結算額2.58萬億
統計顯示,目前與境內發生跨境人民幣實際收付業務的境外國家和地區已達181個,各項業務規模穩步擴大。至2011年末,銀行累計辦理經常項目下人民幣業務結算金額2.58萬億元;資本項下人民幣結算量穩步增長,2011年全年,銀行累計辦理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結算金額201.5億元,外商直接投資結算金額907.2億元。
“跨境人民幣業務管理框架初步建立,各項跨境人民幣業務取得突破性進展。”李東榮也表示,經國務院批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范圍已經擴大到全國,業務范圍涵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其他經常項目。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分析師甄峰表示,2011年人民幣國際化提速很明顯,但是考慮到外需惡化、貿易壓力增大,今年跨境結算實現金額、業務規模增速必然放緩。
“截至2011年末,人民銀行與韓國、馬來西亞、中國香港、阿根廷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和貨幣當局簽署了總額為1.3萬億元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李東榮還透露,2011年以來,人民銀行先后組織在山東、廣西、云南、新疆等四省區完成人民幣對韓元、越南盾、泰銖、老撾基普、哈薩克斯坦堅戈等非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的銀行柜臺直接掛牌交易。
拓寬人民幣跨境流動渠道
部署2012年的工作時,央行強調將順應市場需求,穩步擴大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品種和范圍;進一步做好跨境貿易和投資人民幣結算工作。
昨日,李東榮則透露了下一步人民銀行推進跨境人民幣各項工作的兩個側重點。一是推動實現人民幣跨境良性循環,進一步拓寬人民幣跨境流動渠道,協調境內外人民幣市場發展。二是推動商業銀行提供高質量的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
“目前來看,貿易項目的障礙已經基本消除,但是資本項目進一步開放還存在空間。”甄峰表示,拓寬人民幣跨境流動渠道,主要是進一步放開資本項目并將現有政策進行落實。例如,縮短海外人民幣對華投資的審批時間、減少審批程序等都是目前資本項目能夠進一步放寬的領域。
李東榮還表示,在符合監管要求和加強風險防范的基礎上,鼓勵商業銀行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一攬子”的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