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消息,最新調查顯示,全球需求下滑限制了世界各地1月的制造業活動,不過,歐元區衰退情況有所改善,美國、德國、中國和印度制造業景氣更出現擴張,激勵歐美股市雙雙勁揚逾1%。
由于全球制造業景氣浮現樂觀氣氛,美股三大指數盤初勁揚,漲幅在0.8到1.2%之間。道瓊歐洲Stoxx600指數上漲2.0%,德、法、意等歐股,漲幅介于2.3至2.5%,歐元兌美元升值0.8%,報1.3182美元。
美國供給管理協會(ISM)2月1日公布,1月的制造業指數為54.1,雖然略不如預期的54.5,仍是是七個月來最佳表現,顯示盡管制造業在美國經濟產出的比重較小,仍有望在美國復蘇路上扮演重要支柱。這項指數在50以上代表景氣持續擴張。
新訂單強力增長是1月制造業景氣擴張的主力。工業生產、就業指數也雙雙上揚,但是制造商的價格壓力急遽升高。
歐元區整體制造業活動略為好轉。根據Markit公司,歐元區1月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原估的48.7上修至48.8,優于12月的46.9.
雖然這是PMI去年7月以來首度攀升,但還是連續第六個月低于景氣榮枯的分水嶺50.
德國PMI升抵六個月以來最高的51,也是去年9月至今首度出現擴張,但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希臘與愛爾蘭的制造業活動全都萎縮。
英國情況明顯優于歐陸,1月PMI意外升抵52.1,為去年9月以來首度突破50,主要受惠于新訂單半年來第一次增加。如果未來數月制造業持續擴張,英國應可避免陷入經濟衰退。
亞洲方面,中國官方和豐銀行(HSBC)調查的制造業指數雙雙上升。官方統計的1月PMI制造業指數從前月的50.3略升為50.5,連續第二個月站穩50以上,豐調查的PMI雖從48.7前進到48.8,卻是連續第三個月低于50.
印度仍是亞洲制造業增長最強勁的地方。
豐調查的PMI從54.2勁增至57.5,為八個月來最佳;這個指數過去將近三年來都維持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