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月份進出口總值2726億美元,同比(下同)下降7.8%。其中出口1499.4億美元,下降0.5%;進口1226.6億美元,下降15.3%。進出口雙雙進入負增長區間。
由于進口下滑幅度遠大于出口,1月份貿易順差達到272.8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下滑的全面性,即,與所有貿易伙伴、所有傳統的出口大省、一般貿易、加工貿易都呈現下滑趨勢。這是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單月進出口增長情況最壞的一個月,也是近兩年來進出口首次同時出現負增長。
但是,多數市場人士并不認為這是一個長期趨勢,春節因素是解釋此種負增長的原因之一。他們認為,2月進出口數據可能就會有一個反彈,但是,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速可能都很難超過個位數增長了。
環球通視(IHS Global Insight)經濟學家阿利斯泰爾·桑頓(Alistair Thornton)和任先芳就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2012年的情況應該比2009年要好得多,所以出現這樣負增長的數據只是春節因素所致,是短期的,因此到了2月,進出口都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反彈。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對本報記者表示,這種負增長不會持續,預計2月份進口和出口的同比增速都將大幅反彈至15%以上。
但是另一方面,進口的大幅下滑速度之快,似乎也預示著國內需求萎縮跡象已經進一步明顯;而與加工貿易有關的進口下跌,預示著未來出口也有進一步下滑的可能性。
前一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給彭博新聞社的一份書面回答中指出,1月的出口“不能讓我們樂觀”,而且預計由于中國農歷新年及其他因素影響出現負增長。“中國的貿易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已經開始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
阿利斯泰爾·桑頓和任先芳指出,與出口相比,進口的下滑才更值得關注,因為即使考慮到春節因素,同比下滑15%也是過大了,這可能預示著極端萎縮的內需,因為投資下滑,并拖累了經濟活動。
他們預測,中國2012全年的出口增速將是去年20%的一半左右。
魯政委也對本報記者預計,2月以后,中國的進出口要回到以往的高水平增長也會很困難。“整個上半年,出口能保持個位數的增長就很不錯了。”他說。
與進出口相關的另一個話題則是人民幣匯率近期的走勢。
魯政委認為,目前出口不景氣的走勢,正是一個讓人民幣有效匯率偏強的好時機,從長期來看,根本的解決方法還是要建立一個有彈性的,更反映市場選擇的靈活的匯率制度,目前的匯率制度對外讓人詬病,對內讓出口企業承壓,應該要加快改變。
魯政委表示:“目前美元還在一個區間震蕩,這正是我們改革匯率制度的好機會,因為隨著美國經濟數據逐漸向好,這種機會窗口已經變得越來越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