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信貸風險、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經濟下滑引起的一般工商業貸款風險,是銀行業面臨的三大風險。”近日,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當前,銀行業更應該關注經濟下滑所導致的一般工商業貸款風險。
向松祚表示,中國銀行體系房地產貸款風險總體可控。“銀行業房地產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的比重不到20%;個人按揭貸款風險較小,而這部分貸款在房地產貸款中占相當比重。”
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方面,截至2011年末,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平臺貸款余額分別是6800億、3997億、3949億和4298億元,總計1.9萬億元。
“各家銀行年報顯示,銀行平臺貸款的不良貸款率沒有上升。”向松祚認為,去年,國務院以及銀監會等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整頓和風險化解措施,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的風險正在穩步下降。
在近日召開的業績發布會上,四家國有大行也都無一例外地表示,平臺貸款風險可控。
“大家都比較忽視一般工商業貸款的風險。經濟下滑后,銀行業信貸風險主要來自一般工商業貸款。”向松祚表示,出口需求持續下滑,內需萎靡,一些行業銷售利潤率處于下降態勢,個別行業甚至全行業虧損。利潤的下滑使企業還本付息能力受到影響。
實際上,在2011年,一般工商企業貸款已經出現了資產質量惡化的苗頭。銀行公布的年報顯示,2011年,包括建行、中信銀行在內,多家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上升,而在此之前,這些銀行已連續多年不良貸款實現“雙降”。
以建行為例,2011年,建行不良貸款余額增加62億元。分行業來看,制造業不良貸款余額增加34億元;批發和零售業貸款增加17億元,而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則下降了8.4億元。
進入2012年以來,經濟增長放緩趨勢有增無減:前2個月,工業生產增長11.4%,同比回落2.7個百分點,發電量僅增長7.1%,為14個月以來的最低增速。
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提醒,2012年是經濟增速趨緩的一年,同樣也是銀行資產質量面臨嚴峻考驗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