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此前關于“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言論,激起了市場對新一輪刺激政策的猜想。有外資投行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本輪經濟刺激規模要看外圍經濟形勢情況。
美銀美林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目前預測中國將采取多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政策為時過早,因為這一輪的經濟下滑和2008年年末時不具備可比性。陸挺認為,如果希臘不退出歐元區,全球金融危機不發生,則中國不需要推出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如果希臘退出歐元區,并引發另一場全球金融危機發生,則中國政府一定會推出大規模的經濟刺激方案,但具體的規模目前依然難以量化。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則表示,相信政府已經開始推出新一輪財政刺激措施。他認為,本輪中國為應對經濟放緩而出臺的刺激措施規模將介于1~2萬億元之間,而中國2008年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出臺的刺激規模高達4萬億元。
陶冬說,在融資方面,中央政府可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6月和7月也可能進行降息并推動銀行加大放貸規模。他指出,刺激措施將有助于制止當前經濟增速和投資不斷下滑的局面,但要想重現2009年那樣的經濟反彈,這一措施的力度恐怕還不夠。
渣打銀行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王志浩認為,即將出臺的新一輪刺激計劃將是2008年大規模支出計劃的“縮減”版。他認為,此輪刺激計劃和前一輪一攬子刺激方案大體相似,會借用上一輪方案中的具體措施,比如對購買消費品實行補貼,以及把支出重點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新”亮點是民營企業的參與度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