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貨幣周二(7月3日)近全線收高,印度盧比與韓元兌美元跳漲,受資金匯入提振;菲律賓比索則是受到資金流入傳言而走強,主要國家央行可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的預(yù)期激勵了風(fēng)險資產(chǎn)上揚。
美元/泰銖收盤下跌0.32%,報31.50,上一交易日尾盤報31.60;美元/菲律賓比索收盤下跌0.69%,報41.73,上一交易日尾盤報42.02;美元/印尼盾上漲0.11%,報9385.00,上一交易日尾盤報9375.00;美元/馬來西亞林吉特收盤下跌0.44%,報3.1505,上一交易日尾盤報3.1645。
印度盧比兌美元漲1.2%,報54.75,為5月22日以來最高。在官方澄清賦稅規(guī)定和外資人氣改善后,股票投資匯入,提振盧比。
但部分交易員和分析師稱,現(xiàn)在就預(yù)計亞太貨幣將再度因?qū)捤烧哳A(yù)期而上揚還為時尚早。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駐香港資深策略師張淑嫻談及美聯(lián)儲第三輪量化寬松舉措(QE3)時稱:"所有的押注都基于QE3,但我懷疑資金是否能夠持續(xù)流入亞太貨幣。"
她并稱:"即使推出QE3,我也懷疑其影響是否能像以前一樣大。美元收益率已經(jīng)很低,因此量化寬松引發(fā)的在亞洲尋求更高收益率的進一步多元化資產(chǎn)的行動可能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