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據美國一項兩黨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美國選民認為,美國需要對中國采取更加強硬的貿易政策,選民還對大量就業崗位向海外轉移感到擔憂。這項調查顯示,在美國總統競選活動的最后幾個月,選民對全球化深感焦慮。
調查顯示,62%的選民希望政府對中國更加強硬,“并利用任何可能的手段阻止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僅29%的選民認為上述舉措可能導致美國與中國之間爆發貿易戰,危及美國產品的一大市場。
該調查有助于解釋奧巴馬和羅姆尼近來為何競相對中國的經濟政策擺出強硬姿態。
上周,美國國會的怒火矛頭指向美國奧委會和拉爾夫 勞倫,因為有消息稱,在即將舉行的倫敦奧運會上,美國運動員將身穿中國制造的運動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哈里 里德建議燒掉這些運動服,隨后拉爾夫 勞倫同意在2014年冬季奧運會上為美國隊提供美國制造的運動服。
人們本來可能期望,近年美國民眾對中國的憤怒情緒會趨于緩和,因為美國制造業是經濟復蘇中的亮點,扭轉了此前持續數十年的衰落趨勢,自2010年以來持續增加就業崗位。
但中美貿易關系仍然緊張,因美國對華貿易赤字今年上升,而且近年人民幣的升值進程已陷入停滯,甚至在2012年出現了小幅倒退。
在對自由貿易全球化的不信任情緒之下,是美國選民對美國走下坡路的持續感覺。約56%的選民認為,美國不再是世界最強的經濟體,僅38%的選民認為美國仍擁有世界最強的經濟。相對于2011年和2010年的調查,選民在這方面略為樂觀一些,但差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