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上周出現3次連續1%觸及跌停,這引發了市場對于資金外逃的擔憂。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未來將呈現階段性波動,短期內會對外資流出有一定影響,所以不排除央行繼續降準可能性。
未來呈現階段性波動
上周以來,人民幣匯率連續3日下跌,累計跌幅達317個基點,上周三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429,創下了今年新低。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諸建芳表示,人民幣兌美元連跌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市場避險情緒升溫導致美元近期走強,二是中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令投資者看空中國。
對于人民幣匯率未來的走勢市場出現分歧,有分析認為人民幣進入貶值通道,但是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人民幣仍將呈現階段性波動特質。預計人民幣短期將繼續貶值,從中長期看,人民幣升值仍然是趨勢所在。
在短期貶值預期升溫下,是否會加劇外資流出?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雖然這對資本外溢有一定影響,但整體上外資仍然是流進和流出狀態。中國還是較強的經濟體,對全球經濟影響巨大。未來不排除進一步降準的可能性。
對出口股影響待觀察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有利于出口,理論上看,會對出口較多的紡織服裝、家具家電、電子信息等行業更為有利,而鋼鐵業因為進口鐵礦石總體利大于弊,但航運業則是間接受益。
實際上人民幣貶值對出口類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會有多大提振?以海外貿易為主的如意集團上半年實現盈利約2085萬元,同比下降50%~100%。公司相關人士對媒體表示,人民幣未來若進入貶值通道,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出口產品的毛利率和市場競爭力。
同樣作為對美出口“大戶”,巨星科技、魯泰A相關人士也表達了類似觀點,即人民幣貶值將對公司經營起到一定的正面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