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主權信用危機加劇,歐洲汽車制造商與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為了降低成本,以應對虧損,將裁員50萬人。
歐元區失業率在6月份已攀升至11.2%,創歷史新高,總失業人數已達1780萬人,為此,汽車業深受重創。歐洲的汽車需求已連續第五年收縮,故汽車業不得不大舉裁員。目前,歐洲汽車業從業人員共有約700萬,其中150萬是臨時工 ,一旦裁員,這些臨時工必定首當其沖。
在2000年以后,歐洲汽車業大量招聘臨時工,甚至很多臨時工都充當了固定工人的角色。在此之前,只有在開發新產品這種特殊時期才會招聘臨時工。
眼下,供大于求、產能過剩是歐洲汽車業最迫在眉睫的問題。汽車銷售低迷,制造商最后只能關門大吉。
自2007年以來,歐洲汽車業已裁員80萬人。歐洲600汽車及零部件指數(Stoxx 600 Automobiles & Parts Index)在過去一年里已下跌14%,其中,歐洲第二大汽車制造商——標致,以72%的跌幅位居跌幅榜榜首。今年上半年,其主營汽車部門虧損6.62億歐元(約合8.12億美元)。
因此,標致的裁員幅度也最大。現在,標致已裁員14000人,同時,還將關閉位于巴黎郊區的一家工廠。
與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比起來,汽車制造商的裁員力度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汽車制造商每裁員一人,零部件供應商就裁員了五人。預計到明年年底,零部件供應商將裁員50萬人。
面對汽車業的窘境,政府也hold不住了。法國政府正在研究給汽車業減稅,還已公布了對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補貼方案,同時還將提供4.5億歐元的財政補貼,以緩解其大舉裁員的局面。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Europe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Association)公布的數據顯示,歐洲汽車銷售已連續9個月萎縮。他們還預測,今年乘用車在歐洲的銷售將減少7%,至1220萬輛,比2007年銷售頂峰時下降21%,創下自1995年以來的最低。
與此同時,國外的汽車制造商也受到牽連。福特汽車的歐洲業務在今年第二季度稅前營運虧損額高達4.04億美元,而一年前,這一稅前營運的利潤額是1.76億美元。福特預計今年全年在歐洲的經營總虧損將超過10億美元。因此,從去年開始,福特就已在歐洲裁減了約500名臨時工,同時將比利時一家工廠的工作時間削減為每周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