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繼惠譽國際今年6月18日宣布印度的評級展望下調為負面后,該評級機構近日警告稱,印度在未來1-2年內可能成為金磚國家中第一個失去投資級別的國家。
據悉,惠譽是近幾個月來第二家對印度經濟前景發出警告的主要評級機構。4月份標普已將該國的評級展望降為負,并稱未來降級的機率還有三分之一。
惠譽亞太主權評級組主任Art Woo在接受印度報業托拉斯采訪時表示:“我們認為印度在未來失去投資級的機率將達50%以上。”
印度主權評級降為“BBB-”,只比投機級高一個等級。主權信用級別越高,債務越安全,從國外借貸成本越低。印度不斷上漲的財政赤字需要外國資本的輸入。
2011至2012財年,一般政府債務占到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66%,占到“BBB”中值的39%。與此同時,政府稅收僅占GDP的19.4%。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攀升至GDP的5.8%,幾乎不可能實現其4.6%的目標。
當前,印度經濟增長日益放緩,而通脹率高又抑制了降息,主要原因是缺乏防止財政缺口擴大的政治上的主動性措施。而最近其評級由穩定降為負也反映出印度的財政整頓的進展有限。
Art Woo表示,面對持續的通脹壓力和薄弱的公共財政,印度更應該有責任實施有效的財政政策和改革措施,以確保印度在動蕩的全球經濟和金融環境中可持續發展。
評級反映出印度多元化經濟和國內儲蓄較高,減少了對外國投資者的私人投資和財政資金的依賴。印度政府能以較低成本發行長期本幣債券,凈外債少和龐大的外匯儲備緩解了潛在外部貸款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