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區全球市場業務主席李晶20日表示,未來幾個月中國經濟增速還會繼續放緩,第四季度有望見底,明年初有望回彈。
李晶當天在北京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說,目前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還沒有完全抑制住,未來幾個月還可能繼續這一勢頭,今年第四季度經濟增速有望穩定下來,明年第一季度預計將出現回彈。
她說,從中長期來看,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時期,未來三到五年內,中國經濟將告別過去雙位數或者高個位數的增長。她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為7.7%,未來四、五年增速會進一步回落到5%到7%之間。
在談到中國政府宏觀經濟調控政策時,李晶認為,貨幣政策方面,央行在年底之前可能還會兩次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年內還可能會降息一次,但大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她表示,現在的情況并非銀行貸款成本過高,而是對銀行貸款需求不足,同時,上一次的不對稱降息已經導致銀行利潤受到影響,因此,央行在降息方面會較為審慎。
李晶說,從全球范圍來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有限,而中國相對于歐美國家的優勢在于具有較強的財政實力,在財政政策方面仍能有所作為。她認為,中國政府應當進一步實施減稅政策并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拉動經濟增長。
通脹方面,李晶認為,中國目前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主要來自國際市場農產品和石油價格上漲。她表示,近期以來,由于美國等主要糧食產地遭遇嚴重旱情,國際市場小麥、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價格飆升。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其中相當一部分從美國進口,美國大豆等農作物減產可能導致中國進口農產品價格上漲。同時,農作物漲價導致飼料價格上升,還會進一步影響到豬肉價格,而豬肉是中國的消費價格指數(CPI)構成中權重占比較大的一種商品,其價格上漲可能帶來一定的通脹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