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昨日終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經歷了19年斷斷續續的艱難談判后,該國成為最后一個加入WTO的大型經濟體。
世界銀行(World Bank)經濟學家估計,預計加入WTO將為俄羅斯帶來更多競爭和更多外商投資,從中期來看,這將為俄羅斯經濟帶來每年490億美元(相當于其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的提振。
分析師們表示,但從短期來看,加入WTO不會產生那么明顯的影響,因為美國還未解除一項蘇聯時代的貿易限制,這項限制意味著,美國企業將在WTO框架外與俄羅斯做生意。
俄羅斯采取了強硬的談判策略,對汽車業等最易受到外資競爭打擊的經濟部門而言,進口關稅將分階段逐步下調,同時,俄羅斯的出口(主要是各種自然資源)將不會面臨普遍的貿易壁壘。外國的關稅將主要針對鋼鐵行業征收,對俄羅斯造成的成本預計將僅為每年15億至20億美元。總體來說,俄羅斯預計將把進口關稅從11.5%的平均水平降至7%。
莫斯科對沖基金Verno Capital首席戰略師羅蘭•納什(Roland Nash)表示:“對經濟總體而言影響相對較低。俄羅斯出口的大部分產品都是其他國家不希望擋在門外的。
“但加入WTO是一道分水嶺,其重大意義在于此舉標志著俄羅斯的營商環境是開放的,俄羅斯將要采納一種制度框架,這種框架是該國無法改變的,也是世界其他國家可以信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