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5日發布報告稱,目前工業增速已呈現一些緩中趨穩的跡象,但基礎還比較脆弱,一些不確定性因素還會帶來新的沖擊。
報告稱,今年以來,國際經濟環境復雜多變,中國經濟也出現一些新情況新變化。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放緩趨勢,并呈現出明顯的調整特征。
受市場環境趨緊影響,經濟運行下行壓力加大,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重。據國家統計局統計,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3%,增速同比回落4個百分點 ;其中輕、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0.8%和9.9%,增速同比分別回落2.3和4.6個百分點。
報告認為,影響當前工業增速放緩和企業效益下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世界經濟不振、外需持續低迷帶來的影響,又有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造成的影響,同時,經濟運行可能進入到一個新的調整周期。
報告認為,中國制造業產值已躍居世界第一,潛在增長率下降也是大勢所趨,201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15.7%,2011年增速達到13.9%,預計2012年增速在10%左右。
報告同時顯示,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和購進價格同比分別下降2.9%和3.4%,與去年7月份的高位相比,僅一年時間價格指數分別回落10.4和14.4個百分點。隨著前期新上產能集中釋放與市場需求回落“雙碰頭”,產品價格持續下滑,市場對價格下行預期增強,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