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工廠關閉,緊縮開支—歐洲銷售危機已經完全抓住了“汽車制造商”。警報尚未能解除,新的一年新車注冊量還將下降。
德國汽車市場的危機到2013年將進一步惡化。Duisburg-Essen大學專家Ferdinand Dudenh ffer本周日(10月28日)接受采訪時表示:“可支配收入減少、多個行業縮短工作時間以及未來前景的不明朗都是2013年德國汽車市場購買力繼續下降的重要原因。”
Ferdinand Dudenh ffer預計2013年將是重新統一以來第二糟糕的汽車年。Dudenh ffer預計2013年德國新車注冊量將為303萬輛,今年將達到310萬輛。據悉,重新統一以來最糟糕的汽車年是2010年,根據以舊換新汽車補貼政策,2010年的新車注冊量僅有292萬輛。以舊換新汽車補貼政策使得過去一年的銷量大幅增長。
歐洲汽車市場幾個月之前就開始走下坡路,特別是受危機影響的國家,如西班牙和意大利,銷量跌入谷底。債務危機目前已經波及到了德國汽車市場。
歐洲銷售危機的后果是昂貴的產能過剩。汽車制造商早就宣布了停工,法國汽車制造商PSA標致雪鐵龍(Peugeot Citro n)和美國制造商福特(Ford)都關閉了工廠。歐寶(Opel)在爭取整頓,戴姆勒(Daimler)首席執行官Dieter Zetsche也規劃了一個總額達到數十億歐元的節約計劃。
這并非對所有的汽車制造商都是壞事。大眾集團(VW)就受益于其多個品牌以及國際化定位,高檔車制造商寶馬(BMW)和保時捷(Porsche)已取得良好進展。
對于西歐市場,Dudenh ffer早就預測2013年將是其1993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年,預計2013年銷量將為1160萬輛,今年的銷量將為1190萬輛。
Dudenh ffer還提到了德國市場上歷史最高的折扣水平。高額折扣給制造商的利潤率帶來壓力。從Dudenh?ffer的角度來看,員工的凈收入比汽車價格增長更為緩慢。一個員工現在必須用他近16個月的凈收入才能買一輛一般的新車,1980年只要9.4個月。投資收入和企業收入不在考慮范圍內。2011年一輛新車的平均價格為25,983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