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對中國主權評級展望為負面一事,昨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表示,中方希望有關評級機構對中國經濟有更全面、更扎實、更準確的判斷。
此前的12月14日,惠譽發布報告稱,中國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A-,評級展望為負面。
上述惠譽評級結果意味著,中國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可能遭下調,屆時中國企業發債成本將上升。據此,有評論稱這顯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前景信心下降。
惠譽在報告中認為,隨著2009-2010年大規模信貸擴張的后果逐步顯現,到2012年底中國信貸總規模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將從2008年末的128%攀升至190%,所以中國的評級很可能會被下調。該報告中作出的11個亞洲新興經濟體的主權評級展望,除中國和印度(該國發行人違約評級為BBB-,評級展望亦為負面)以外,其余9個都是基本為穩定。
不過,受中國持有的巨大外匯儲備支撐,中國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評級展望為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惠譽早在今年4月就確認中國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A-,評級展望為負面,與14日報告中的評級結果并無不同。
在惠譽主權評級體系中,AA-依然是處于“投資級別”,還債能力強,違約風險較低。
華春瑩昨日以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回應稱,“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長期趨好,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社會生產力基礎雄厚,科技創新能力強,人力資源豐富,生產要素綜合優勢明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國際社會關注這次會議,不少報道和專家都給予積極評價……一些國際大銀行、跨國公司和知名智庫最近發布的報告都認為,全球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此前的12月14日,惠譽發布報告稱,中國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A-,評級展望為負面。
上述惠譽評級結果意味著,中國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可能遭下調,屆時中國企業發債成本將上升。據此,有評論稱這顯示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前景信心下降。
惠譽在報告中認為,隨著2009-2010年大規模信貸擴張的后果逐步顯現,到2012年底中國信貸總規模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將從2008年末的128%攀升至190%,所以中國的評級很可能會被下調。該報告中作出的11個亞洲新興經濟體的主權評級展望,除中國和印度(該國發行人違約評級為BBB-,評級展望亦為負面)以外,其余9個都是基本為穩定。
不過,受中國持有的巨大外匯儲備支撐,中國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評級展望為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惠譽早在今年4月就確認中國本幣發行人違約評級為AA-,評級展望為負面,與14日報告中的評級結果并無不同。
在惠譽主權評級體系中,AA-依然是處于“投資級別”,還債能力強,違約風險較低。
華春瑩昨日以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回應稱,“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基本面長期趨好,國內市場潛力巨大,社會生產力基礎雄厚,科技創新能力強,人力資源豐富,生產要素綜合優勢明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國際社會關注這次會議,不少報道和專家都給予積極評價……一些國際大銀行、跨國公司和知名智庫最近發布的報告都認為,全球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