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最新的薪資政策于今年1月1日起生效,規定馬來西亞半島地區最低薪資900馬幣、沙巴和沙勞越地區最低薪資800馬幣。馬來西亞新聞網站《Free Malaysia Today》社論主筆Toffee Rozario嚴詞指出,這個法案是對馬來西亞勞工的污辱。該國勞工的生活尚未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中恢復。若以購買力來衡量,馬來西亞勞工今日薪資遠低于1997年風暴前水準。
與舊制的最低薪資546馬幣相較,調升幅度高達65%,但Rozario指出,若考慮到房屋、能源、教育費用、民生物資、貸款及利率等層面,900馬幣的最低薪資根本不夠。馬來西亞貿協早在1992年就主張最低薪資應升至1200馬幣,但在談判過程中表示 900馬幣也可以接受。但當時馬來西亞政府希望引入更多外國勞工,并未通過此提案。
在勞工長期被剝削的歷史因素下,馬來西亞最低薪資一直不高,但勞工產能已達極限。Rozario直指,在此情形下要再增加產能,要透過更現代化的管理方式才能達成;而已經過時的薪資水準與生產流程,并無法正確反映馬來西亞勞工的產能貢獻。
Rozario指出,回顧1960至1970年代,馬來西亞勞工是最具生產力的,平均薪資也高于南韓、臺灣,甚至是新加坡。但在數十年間,亞洲其他國家已見長足進步,馬來西亞卻還在原地打轉。馬來西亞的薪資水準太低,造成勞工失去沖勁,而Rozario 認為,政府應負起最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