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云南省降水持續偏少,旱情已從昆明、玉溪、楚雄、大理、麗江5個州市發展到除西雙版納州外的15個州市,全省各級各部門全力抗旱。
云南網報道,鑒于云南省抗旱的嚴峻形勢,中國國家防總、水利部日前再次派出工作組赴云南省檢查指導抗旱工作。
持續不斷的干旱,給云南各地帶來巨大經濟損失,造成一些地方人畜飲水困難。人們忙著抗旱救災的同時,都在追問同一個問題,什么原因造成了云南持續3年的干旱?氣象專家的答案很直接:“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和來自孟加拉灣的暖濕氣流沒在云南上空交匯形成降水。”但另一些人認為問題沒有這么簡單,或許云南大地上大面積種植的橡膠樹和桉樹才是造成干旱的罪魁禍首,因為橡膠樹和桉樹吸水量大,有“抽水機”的說法。
2010年3月,時任云南省林業廳副廳長的王德祥在接受采訪時曾說,橡膠林和桉樹林占全省林地的比例很小,不是造成云南大旱的原因。但一些人并不認同這一說法,仍然持續不斷地發出“橡膠導致干旱”的聲音。那么,橡膠林究竟會不會導致干旱?有沒有科學依據證明橡膠林會導致干旱?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了云南熱帶植物研究所橡膠專家胡卓勇。胡卓勇表示,自己也注意到一些人關于“橡膠導致干旱”的言論。應該說,橡膠林作為人工林,確實會給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程度的破壞。尤其是那些毀壞熱帶雨林種植橡膠林的行為,破壞更大。“全省干旱,是受到了全球氣候的影響,但西雙版納干旱,一定與本地400多萬畝橡膠林有著某種聯系。”
胡卓勇認為,由于橡膠林的特殊性,其容易導致土地干燥,不利于涵養水源,肯定會在一定范圍內影響到生態環境和氣候變化。這兩年,在版納也出現了干旱。跟大量種植橡膠樹,肯定有一定的關系,這是不能否認的。當然也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
胡卓勇說,熱帶雨林有自己的生物鏈和生態系統,人工干預的話,必然對熱帶雨林的生態系統造成破壞,打破熱帶雨林的自我循環能力,在一定范圍內對氣候造成影響,這是無可否認的。熱帶雨林比起橡膠林來說,對水土保持肯定要好得多。熱帶雨林里空氣涼爽,濕度高,甚至有時候霧蒙蒙的,會下點雨。那肯定好,你人工林絕對沒有那個好。現在,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只剩下500萬畝左右,如果不圈起來保護,面積肯定還會逐漸減小。合理引導種植橡膠樹,加強對熱帶雨林的保護,已經十分迫切。橡膠林對土壤和生態系環境來說,總歸沒有原始森林好。
胡卓勇說,橡膠樹是人為有意去種的,人們在管理橡膠樹的時候,總喜歡把橡膠林里的雜草都鏟除掉,使橡膠林在一個區域內形成優勢,欺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環境,讓周邊其他是植物滅絕。實際上,橡膠林里面,應該有一定的覆蓋,以實現生物多樣性,減少水分的蒸騰,減少水土流失。這樣做,能保持水土,卻不會降低橡膠的產量。
“應該正確看待橡膠林對天氣干旱的影響,說全省干旱是橡膠林導致的,這不可能,說橡膠林和干旱一點關系也沒有,也不可能。影響天氣的,主要還是氣流,孟加拉灣來的暖濕氣流,和西伯利亞來的寒流在云南上空交匯,降雨就發生在云南,如果暖濕氣流強,降雨可能就到華中去了,暖濕氣流弱,降雨可能就到泰國去了。”胡卓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