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5月2日公布的4月3日-4日會議紀要顯示,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一致認為,該行應改變漸進式寬松政策,公眾認為其政策力度不夠,在規模及質量方面,日本央行都應進入量化寬松的新階段,但也有委員對大規模寬松導致的風險提出了警告。此外,日本央行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全國基礎貨幣量為155.2803萬億日元,達到歷史最高值。分析人士指出,大規模的貨幣寬松將持續到2%通脹目標實現,今后日本的基礎貨幣量還將進一步增加。
會議紀要顯示,日本央行內部對大規模寬松政策存在一定擔憂,其中一位委員認為,兩年內實現2%通脹目標面臨不確定性。他表示:“為實現通脹目標設定兩年期限可能引發較大風險。”部分委員表示,讓市場知道日本央行將盡一切努力實現通脹目標很重要,但寬松期限不應限于兩年。
紀要還顯示,一位委員表示,必須意識到大規模寬松政策可能會損及市場運作;一位委員認為,量寬政策可能損及貸款者和機構投資者的回報;一位委員指出,必須承認該政策可能導致更多人揣測央行在進行債券貨幣化。
盡管上述對擴大量化寬松感到擔心的委員最終投票贊成改變政策,但他們的保留態度可能表明,日本央行內部對貨幣寬松政策的前景看法不一。紀要還披露了一些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表態,部分委員認為,需要進一步大幅增加對日債的增購規模,應“比之前大很多”,還有一些委員稱日本央行應當購買更長期限的日本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