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股與美元出現“比翼齊飛”的罕見情況:美股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再創歷史新高,美元自2月以來也強勢上漲,美元指數目前已升至近3年以來的高位。
經濟數據利好
近期美股和美元的雙雙大漲,歸功于一批利好經濟數據的出爐。
美國密歇根大學和路透社日前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由于美國樓市回暖、就業市場穩步改善,緩解了稅收增加和政府大幅縮減開支對消費者信心的影響,美國5月份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大幅上升至83.7,創下自2007年7月以來的新高。
另外,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公布的美國4月份領先經濟指數增長0.6%,好于經濟學家預期。
美國投資機構Christiana Trust基金經理耐海姆表示,領先經濟指標指數表明美國經濟增速緩慢,但仍在不斷增長,從而提振了投資者信心。此外,摩根大通的策略師將標普500指數今年底的目標點位從1580點上調至1715點。該消息也提振了投資者樂觀情緒。
截至17日收盤,道指收于15354.4點,標準普爾500指數收于1667.4點。美元指數當日盤中觸及84.37水平,創下近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數據顯示,標普500指數自2009年12月以來已累計上漲145%,今年以來該指數累計上漲16%。
美元資產具有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美元走強通常伴隨著股市走軟,這主要是因為投資者通常將美元視為避險資產。特別是在歐美的一系列危機中,投資者紛紛將美元視為“避風港”。而對于近期美股與美元同步走高,有分析人士表示,主要原因在于美國經濟基本面轉暖,提升了美元資產的吸引力,弱化了美元在投資者心中的避險屬性;與此同時,在美國經濟持續復蘇與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預期增強的背景下,強勢美元令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受壓,從商品市場流出的資金可能持續涌入美元資產。
華爾街正密切關注經濟數據的變化,以推測美聯儲何時終止大規模的量化寬松購債計劃。美國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柯薛拉柯塔強調了美聯儲維持低利率與大規模量化寬松的重要性,認為美國經濟的復蘇狀況仍不那么樂觀,收緊政策無益于金融市場穩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在最新發布的報告中,警告全球央行退出量化寬松會傷害經濟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