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疲軟加上海外經濟復蘇反復,導致匯豐中國5月制造業PMI初值再度滑落至榮枯線下方。制造業復蘇勢頭低迷,讓中國經濟面臨的下行風險日益濃重,金融市場迅即以賣出風險資產作出回應。
匯豐/Markit周四聯合公布,中國5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續降至49.6,創七個月最低位,上月終值為50.4;其中新訂單指數亦再度跌至50下方,從上月的51.2滑落到49.5,為去年9月以來最低水準。
“制造業活動5月趨冷,反映出內需放緩以及外圍沖擊還在發酵,”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稱,“二季度中段可能出現持續的放緩,給中國脆弱的經濟復蘇帶來下檔風險。”
Markit提供的新聞稿顯示,就業分項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5月已經均為連續第二個月處在50下方,產出指數跌至三個月低點,產出價格指數已經是連續第五個月回落,這些都從側面證明內外需持續低迷,導致制造業活動萎靡不振。
匯豐數據出爐后,中國股市滬綜指.SSEC下跌0.6%。對中國經濟敏感的澳元/美元應聲跌至0.9626美元的11個月新低。倫銅價格大跌逾2%,上海及東京期膠挫跌3%。
“總體來說還是反映實體經濟偏弱,差不多在預期之內,整個二季度經濟增長還是偏緩的,經濟恢復還是需要時間,”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汪進稱,并預計工業增速將穩定下來,估計5月同比在9.5%左右。
至于政策方面,汪進預計不會有“大動作”,應該著重于結構調整和改革層面。“貨幣政策該出的已經出了,穩投資也穩住了,效果已經有了...不用再投放更多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