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進行的第十屆上海衍生品論壇上,上海期貨交易所能源化工部高級總監陸豐表示:從這幾年的交易情況看,天然橡膠因為在最近幾年上海期貨交易所對合約進行一定調整,比如說合約大小從5噸提到10噸。在全國繼續成為一個最活躍的期貨品種之一,跟其他幾個活躍品種并駕齊驅。
陸豐說,從價格走勢上看,峰值的時候價格在期貨市場接近4萬。最低跌到1萬8左右,價格波動最近幾年達到50%,這種價格波動遠遠超過一般企業的盈利水平。這么大的風險必須要借助其他市場進行規避。
這幾年影響天然橡膠價格因素有幾個:一、東南亞地區的政策調整。二、宏觀經濟因素,美國、歐債危機。三、特別事件的爆發,比如說輸美輪胎特保案件。四、近來屬于市場熱點的保稅區內的高庫存。等等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對天然橡膠價格形成很大沖擊,出現比較大的波動。從套期保值交易規模看,正因為去年價格波動劇烈,我們看到2012連套保買方賣方加起來超過40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200%,這說明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得不通過其他手段包括期貨市場規避各種各樣的風險,造成對企業經營壓力。
從去年年底開始,隨著近年來市場價格出現倒掛,大量的三號煙涌到保稅區,對庫存形成一定壓力。三號煙無論從產品本身和用途都跟天然橡膠有一定差距。上海期貨交易所盡全部精力管理好在庫商品的要求。下一步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品牌管理方面將延伸到境外品牌,上海期貨交易所將參考新加坡、日本市場,對可交割的三號煙,盡快拿出品牌管理方案。
陸豐透露:從目前交易情況看,自然人依然是天然橡膠市場參與的主要構成力量,自然人成交量占比達到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