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銷量下滑庫存積壓現象又逐漸顯現。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國內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0.35%,庫存風險仍超警戒線。其中,自主品牌、進口品牌經銷商庫存壓力尤為突出。在經過冷淡車市的沉淀后,利潤下降,庫存漸增,廠家和經銷商之間的矛盾日趨明顯。
庫存增加 汽車經銷商競爭加劇、利潤降低
日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最新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顯示,4月份國內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0.35%,庫存風險仍超警戒線。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自主品牌庫存系數持續攀升,與上月相比上升了1.3個百分點,至2.44,仍處警戒區,庫存壓力日漸加大;合資品牌庫存系數同比小幅上升至1.45,但仍處合理區域;進口品牌庫存系數與上月相比,雖有小幅回落至2.17,但仍過警戒線;4月高庫存品牌數量為6家,比上月減少1家;4月份庫存系數最高品牌為謳歌,庫存系數3.94,比上月下降3.36。
一位韓系品牌經銷商負責人日前對媒體表示,盡管市場不樂觀,但廠家任務并未減少,每月所提新車漸漸累積成庫存,短期內很難消化。同時,庫存增加也使得經銷商的財務成本隨之上升。
相較于去年的價格戰,今年經銷商對優惠幅度有所控制,市場上暫未出現價格大跌的情況。據了解,與上月相比,多數新車價格降幅為2000元到3000元。
盛博研究公司日前發布報告稱,中國市場汽車經銷商總數不斷增長,到2012年底已經超過兩萬家;隨著車企快速擴張經銷網絡,競爭有可能加劇,從而降低經銷商利潤。報告指出,海外車企在中國中西部地區擴大經銷網絡,并逐漸深入原先由中國自主品牌把持的中小城市。另一方面,自主品牌逐漸著眼于通過推出質量更上乘的產品吸引高收入買家。
汽車經銷商利潤下滑 廠商矛盾凸顯
隨著新車型的海量增長,不少車型出現了滯銷現象,利潤率急劇下跌,大多數經銷商認為自己是在廠家和顧客的夾縫中生存。價格是雙方矛盾的焦點,一方面是車價不斷下跌,而顧客永遠希望能更優惠。而另一方面,廠家又死守價格底線,確保自己的利益。
有業內人士表示,現在市場競爭這么激烈,新上市的車型價格能挺3個月確實不容易。因為現在車型越來越多,車商也是越來越多,守著價格不賣,別人就會賣,這樣下去,車商也不會繼續守下去等死的。因此,必定會明降或是暗降來銷售。該人士同時表示,現在的汽車市場已經走入了一種無序競爭的局面,而最終的結果是死路一條,這也必將會出現這么一個狀況,那就是賺錢的時候,大家都上,不賺錢的時候,都撤資不做,到時必定會有很多人退出這個行業,汽車市場也即將面臨重新“洗牌”。
毫無疑問,廠家和經銷商之間因為行業慣例所形成的種種矛盾已經長期積累,而在市場環境艱難的現狀下,這些矛盾更趨明顯,東莞興隆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唐剛毅日前對媒體表示:“市場環境好,大家都有利可圖,什么問題都好解決,市場環境不好,出現矛盾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