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湯森路透/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發布的亞洲企業信心調查顯示,隨著今年第二季零售業和船運業大幅反彈,亞洲頂尖企業對其前景感到更加樂觀。
湯森路透/英士國際商學院第二季亞洲企業景氣指數上升6點至71,為五個季度來最高水準,而且是連續第三季錄得升幅。指數高于50顯示整體前景樂觀。
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仍是多數國家和行業所面臨的最大商業風險,但在參加此項調查的91家企業中,有44%的企業目前對他們的前景持樂觀看法,高于前季的30%。
中國企業信心指數連續第二季保持在紀錄低位50,因為企業對成本上升和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感到擔憂。
安保資本投資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Shane Oliver說:“如果回到一年前,對于全球經濟有很大的擔心-中國經濟硬著陸,歐洲崩潰以及美國雙底衰退。有一些擔心仍然存在,但在去年擔心有所減弱。所以盡管亞洲企業仍擔心中國,但已是擔心經濟增速是在7.5%還是7.8%的問題。一年前一些更為極端的擔憂繼續消減,顯示企業的樂觀情緒逐步升溫。”
澳洲和印尼企業最樂觀
日本的企業信心改善明顯,企業信心指數升至三年來最高水準,因大力度的貨幣刺激措施開始拉動經濟。
在19家受訪日企中,五家對前景持正面看法,14家持中性觀點。受訪的企業包括第一三共、東芝、日立、夏普。在上次預測中,22家受訪企業僅有一家的看法正面。
澳洲和印尼企業對未來前景的觀點也大幅改善,并且位列亞洲最樂觀的經濟體。
澳洲第二季度持續復蘇,澳洲信心指數升至2012年第一季以來最高,盡管更多受訪者對全球經濟狀況感到擔憂。
摩根大通駐悉尼首席分析師Stephen Walters稱:“整體而言,這和匯率及利率下跌有很大關系,而海外消息也更有起色。這三者之中,匯率可能是最主要的。當澳元兌美元高于平價時,對許多企業而言非常痛苦。因此當澳元低于平價,他們的壓力也就小了一些。”
在表現較差的部分,印度企業信心降至三年多最低,受累于成本攀升引發的憂慮,而泰國信心指數則從60降至歷史最低值42。
航運、地產、科技板塊信心大增
按行業劃分,多數行業都顯示出穩定上升,地產業指數錄得兩年多最高值。食品、藥物和資源行業則下滑。
航運業者信心大幅轉為樂觀,協助航運業指數錄得2012年第一季來最高值。
華光海運控股有限公司的執行長Tim Huxley表示:“也許樂觀情緒回歸只是因為我們已經厭倦了悲觀。我們確實發現存在一定程度的樂觀情緒,因為有觀點認為這個行業正在解決自我造成的供應過剩問題,2014年可能有所平衡。但如果新船訂單過多,這也可能是虛幻的曙光。”
Huxley表示,干散貨運價格有望在第四季好轉,因中國補充鐵礦石庫存,而且鐵礦石價格下滑。他還說,油輪商能夠保持運費增加,因船主拒絕了降價請求。
零售企業信心指數自50升至69,升幅僅次于船運企業。科技業獲得復蘇動能,該板塊企業信心升至逾一年最高水準。
食品和飲料企業的信心指數從上次調查的紀錄高位88降至75,因匯率波動和成本增加帶來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