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于當地時間周三(7月10日)發布了6月18-19日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的紀要文件。會議紀要顯示,盡管美聯儲內部對于需要在未來逐步縮減量化寬松(QE)購債措施的規模,直至將其徹底結束達成了共識,但多數美聯儲官員都表示要在有更多證據顯示就業市場仍在持續好轉之后,才會決定縮減購債規模。
會議紀要指出,數位美聯儲成員指出,美聯儲縮減購債規模所需滿足的條件可能很快就能達到,但更多的成員認為,只有在整體就業前景進一步改善的背景下,美聯儲縮減購債規模的恰當時機才會到來。這意味著投資者所預估的美聯儲會在9月份首度縮減購債規模的狀況不一定能得到確保。
而會議紀要同時強調,美聯儲購債措施的去留前景,與聯邦基金利率的升降前景并無內在關聯,各位美聯儲官員都承認,即使購債措施徹底結束,美國當前維持在接近于零水平的聯邦基金利率仍會繼續維持很久。
另外,在6月份的FOMC會議上,部分美聯儲官員所關注的已不僅是就業狀況的前景,同時也還關注這整體經濟增速的狀況。而鑒于此前已有眾多經濟界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同比增速會在二季度下降到1%,此后在下半年才會出現反彈,因而,會議紀要顯示,部分美聯儲官員補充說,需要在有更多的政局顯示經濟活動狀況會進一步加速的狀況下,才能開始考慮縮減購債措施的規模。
在美聯儲所有有投票權的成員中,有兩人表示,應當在購債措施所帶來的弊端未蓋過其所帶來的益處之前,就率先將其停止。另外,有一位成員希望在通脹率回升到2%這一控制目標后再開始縮減購債。
而在美聯儲與外界的信息溝通這一問題上,多數成員都在會上認為,主席伯南克(Ben S. Bernanke)應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未來數個季度購債前景的預期。數位成員認為可通過會議決議來向外界傳達政策思路,但另有部分成員卻仍擔心,會議決議本身無法充分傳遞政策思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