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初,風險貨幣呈現出全線反彈之勢。其中,商品貨幣因受澳聯儲溫和會議紀要的帶動,反彈尤為強勁。顯然,在伯南克前往國會就貨幣政策發表證詞陳述之前,投資者提前縮減美元多頭頭寸,以防止伯南克講話偏軟而造成市場的劇烈波動風險。
顯然,當下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已經成為引導市場走勢最主要的因素。伯南克6月份表示,如果經濟復蘇,美聯儲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逐步放緩債券購買速度,講話大幅推升美元多頭,并導致美國國債收益率飆升。但此后,伯南克以及美聯儲多位官員又強調寬松政策仍將保持一段時間,美元多頭頭寸迅速縮減,國債收益率高位回調。
預計,由于美聯儲官員內部對于未來貨幣政策走向仍有分歧,此次伯南克的國會證詞表態仍可能相對較為模糊。但是講話核心點不外乎兩點,首先,伯南克仍會強調若經濟持續改善,縮減債券購買規模將緩步進行;其次,平抑市場“緊縮預期”造成的負面影響,重申縮減債券購買不等于加息,加息需要經濟數據的完全改善,低利率仍將維持很長時間。不過,短期市場會如何解讀伯南克講話仍不能確定,伯南克與市場之間的溝通仍存在障礙。
當然,此次證詞準備部分將提前1.5小時公布,這一改變將讓委員會成員有時間在聽證環節開始之前回顧證詞內容。因此,國會成員有更多時間來審視伯南克的貨幣政策路線,并對疑問部分進行質疑。這一舉措對市場而言相對“友善”,一方面,市場能從國會與伯南克的溝通中獲取更多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講話對市場的短期瞬間沖擊力。
除美聯儲之外,其他經濟體貨幣政策走向也至為關鍵。在經歷了密集的貨幣政策會議之后,其他主要央行維持寬松的意愿非常明顯。首先,歐英央行表達出維持低利率環境很長一段時間的態度,后續有待“貨幣政策指引”與明確的經濟指標掛鉤。其次,日本央行繼續圍繞著寬松刺激方向行動。最后,澳洲央行繼續評估降息效果,對再次行動持開放態度。所以,雖然美聯儲可能的縮減資產購買規模并不等于緊縮,但是相較于其他經濟體而言,貨幣政策仍具優勢,中期利好美元仍確定。此外,債務危機對市場的負面沖擊仍不可忽視,雖然市場選擇性忽略負面消息,相信國際救援方的態度已經軟化,任何問題都可以在最后一刻得到化解。
總結而言,目前投資者理解與美聯儲政策意圖之間的偏差造成了市場的大幅波動,方向難以把握,但是從中期角度來看,支撐美元的因素仍未消退,美元依舊有上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