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一掃前兩個月的晦氣。從總體上看,實體經濟呈現回穩向好的苗頭,三大需求也出現了結構性改善的態勢。看來,中國經濟誠如領導人所言,是在預期范圍內運行的,有效可控的。這很重要,不僅關乎信心,也直接影響預期。為此,證券市場最近活躍許多,投資人的入市意愿有所增強。現在,到年末還有兩個多月時間,如果沒有大的外部沖擊,估計四季度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這樣算來,今年增長超過7.5%應該沒有問題。而在保持較高增長的同時,居民收入增長如何,更值得關注。
——亞夫
三季度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居民消費和凈出口總體呈趨穩運行態勢。其中固定資產投資扭轉了年初以來的持續下滑勢頭,并出現小幅回升。
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名義增長20.3%,環比增速持續走高。
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名義增長13.4%,出口同比增長7.2%,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2.1個百分點。
從數據看,上游企業補庫存可能是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較快回升的主要原因。需求好轉、預期向好將推動工業生產保持較高活躍度,但經濟活動仍面臨相當的壓力和風險。
徐平生
投資消費凈出口三大需求總體趨穩回升
三季度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居民消費和凈出口總體呈趨穩運行態勢。其中固定資產投資扭轉了年初以來的持續下滑勢頭,并出現小幅回升。
1.固定資產投資趨穩回升
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企穩回升。三季度以來,受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速止降回升且增幅較大、基建投資增速高位繼續走高等積極因素推動,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止降回升。1-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62578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3%,增速比1-7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環比增速持續走高。從環比看,季節調整后,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61%。
第二產業投資增速加快回升,一、三產業投資增速加速回落。分產業看,1-8月份,第一產業投資5787億元,同比增長32%,增速比1-7月份回落0.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113237億元,增長16.6%,增速加快0.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143554億元,增長23%,增速回落0.1個百分點。
制造業增速回升顯著。1-8月份,制造業投資91172億元,累計同比增長17.9%,累計同比增速比1-7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結束了今年3月份以來的持續下滑態勢,且當月增速回升尤為顯著。
基建投資增速意外繼續提高。1-8月份基建投資累計增速回升至24.7%,其中8月當月同比29.3%,創年內新高,比7月份24.8%的當月同比增速提升達4.5個百分點,尤其是在同比基數較快提高的基礎上取得的,殊為不易。
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顯著回落。1~8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212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9.3%,增速比1~7月份回落1.2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12784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0%,增速回落4.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面積7084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3.4%,增速比1~7月份回落2.4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45724億元,增長34.4%,增速比1~7月份回落3.4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76960億元,同比增長28.9%,增速比1~7月份回落2.6個百分點。
中央項目投資增速回落幅度較大。從項目隸屬關系看,1-8月份,中央項目投資12628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比1-7月份回落1.6個百分點;地方項目投資249950億元,增長20.8%,增速加快0.3個百分點。
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增速較快提高。從施工和新開工項目情況看,1-8 月,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719837 億元,同比增長18.9%,增速比1-7 月加快0.1 個百分點;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230831 億元,同比增長14.4%,增速比1-7 月加快1.2 個百分點。
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企穩。1-8 月份,全國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66964 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3.3%,增速與1-7 月持平,持續下滑態勢得到遏制。
2.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平穩運行
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速總體呈回升態勢。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886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3.4%,比上月小幅回升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6%,當月實際同比增速比上月回升0.3個百分點。季節調整后,8 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增長1.17%,較7 月略有回落,本月環比增速處于3 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餐飲增速回升幅度較大。從內部來看,商品零售增速較7 月份回升0.1 個百分點,餐飲增速較7 月份回升0.6 個百分點。
房地產相關商品銷售增速持續較快。從各類商品零售額增速看,受房地產市場回暖影響,與房地產相關的建筑及裝潢材料、家具等增速依然較快。其中,建筑及裝潢材料零售額同比增速為24.2%,較7 月繼續上升1.2 個百分點;家具零售額增速為21.3%,較7 月提升3.7 個百分點。此外,石油及其制品同比增速為12.7%,較7 月回升2.8 個百分點;汽車銷售額同比增速為7%,增速較7 月繼續回落2.1 個百分點。
整體上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實際增速總體呈波動中小幅回升態勢,顯示需求有所恢復。然而,消費同比增速與歷史水平相比較低,環比增速回落,意味著終端需求回復的力度并不強。
3.進出口增速大幅回升后小幅回落,貿易順差規模擴大
進出口增速小幅回落。8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2.1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3527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下同)增長7.1%,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0.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17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906.1億美元),同比增長7.2%,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2.1個百分點;進口1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620.9億美元),同比增長7%,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3.9個百分點;貿易順差1763.2億元人民幣(折合285.2億美元),同比擴大8.4%。
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貿易增速呈分化態勢。8月份,我國對美日歐三大經濟體出口呈現分化,對主要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出口仍延續上月增長態勢。
其中,對歐盟和日本出口增速小幅下滑,出口增速分別降至2.5%和-2.2%,比上月分別降低0.3個百分點和0.2個百分點;美國經濟復蘇、對中國消費品的需求持續增長,當月對美國出口增速較上月提高0.8個百分點,提升至6.1%;對新興市場經濟體出口均保持較高增長,特別是對東盟、我國香港和我國臺灣出口連續兩個月提升,當月對其出口增速分別為30.8%、6.4%和10.7%,分別比上月提高9.5、4.1和2.0個百分點,成為當月出口較上月提升的主要原因。
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出口持續向好。從出口品種看,8月份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當月出口同比增速分別為10.3%和6.7%,分別比上月提高6.6個百分點和2.7個百分點。
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速繼續提高。8月份,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923億美元,,占我外貿總值的54.5%,較去年同期提升2.5個百分點;同比增長12.3%,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0.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974.9億美元,同比增長10.3%,比上月提高1.2個百分點;進口948.1億美元,同比增長14.4%,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
加工貿易出口增速扭轉了持續負增長態勢。8月份,我國加工貿易進出口1143.7億美元,同比增長1.7%,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了2.1個百分點,一舉扭轉了持續負增長態勢。其中,出口730.2億美元,同比增長2.9%,扭轉了此前4個月持續負增長態勢;進口413.5億美元,同比下降0.4%,同比增速比上月下降達5.6個百分點。
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增長態勢良好。8月份,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432.9億美元,同比增長8.9%,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0.2個百分點,占出口總值的22.7%。其中,服裝出口186.5億美元,增長12.7%;紡織品93.9億美元,增長16.8%;鞋類46.7億美元,下降0.2%;家具38.1億美元,下降4.5%;塑料制品29.4億美元,下降2.8%;箱包23億美元,增長8.6%;玩具15.2億美元,增長13.6%。
基礎能源原材料進口數量同比增速整體呈回落狀態。以主要進口商品的進口數量來看,8月份,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數量同比增長10.5%,同比增速較上月回落15.9個百分點;原油進口數量同比增長16.5%,較上月回落3.1個百分點;汽車和汽車底盤進口數量同比增長-7.5%,較上月回落19.2個百分點。
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較快回升
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較快提高。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10.4%,比7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持續較快提升。從環比看,季節調整后,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93%,比上月提高0.02個百分點,環比折年率達11.7%,連續兩個月超過11%。
發電量、鋼材等上游產品增速提高幅度較大。從主要工業品產量數據看,8月份,發電量、粗鋼、焦炭等上游產品產量同比增速明顯上升。8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同比增長13.4%,同比增速較7月份大幅提升達5.3個百分點;粗鋼產量同比增長12.8%,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6.6個百分點;鋼材產量同比增長15.6%,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4.7個百分點;鐵礦石原礦產量同比增長10.3%,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6.9個百分點;焦炭產量同比增長10.9%,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5.3個百分點。
工業企業出口需求繼續改善。8月份,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9432億元,同比名義增長3.5%,比上月提高1個百分點。
從數據看,上游企業補庫存可能是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較快回升的主要原因。當前,從三大需求看,并未顯著改善,那么推動工業生產景氣度大幅提高的關鍵很可能在于庫存變化,上游企業補庫存成為重中之重。
一方面,經過持續去庫存后,企業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補庫存需求;另一方面,7月份以來外部需求較快好轉、節能減排、加快西部鐵路建設、棚戶區改造投資等短期穩增長政策措施陸續頒布落實及長期城鎮化推進帶來的需求預期好轉則大大強化了企業補庫存意愿和需求。
從工業生產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回升的行業主要是中上游的水泥、鋼鐵、化工、電力熱力及下游的汽車等行業。
7月份,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4%,當月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1.2個百分點;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12.5%,同比增速比上月提高1.0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1.8%,比上月提高達4.1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3%,比上月提高2.1個百分點;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0.6%,比上月提高達2.5個百分點;汽車制造業增長14.1%,比上月提高達3.5個百分點。
8月份,汽車制造業當月同比增長13.9%,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當月同比增長13.6%,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當月同比增長12.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當月同比增長12.3%,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當月同比增長12.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當月同比增長11.7%,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當月同比增長10.7%等。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等行業增速均較7 月有較大提升。
從進口數據看,7月份原油、鐵礦石等基礎能源原材料進口量增速在大幅提高。7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砂7314萬噸,同比增加26.7%;煤2865萬噸,增加18.3%;原油2611萬噸,增加19.6%;未鍛造銅及銅材41.1萬噸,增加12%。8月份基礎能源原材料進口數量同比增速整體呈回落狀態,但增速仍處于較高水平。
以主要進口商品的進口數量來看,8月份,鐵礦砂及其精礦進口數量同比增長10.5%,同比增速較上月回落15.9個百分點;原油進口數量同比增長16.5%,較上月回落3.1個百分點;成品油進口數量同比增長14.7%,同比增速較上月提升9.7個百分點。
工業增速有望維持相對較高水平
1.需求好轉、預期向好將推動工業生產保持較高活躍度
首先,國內經濟政策在最近一段時間開始偏向支持增長。這些政策跡象先是從7月初李克強總理在經濟調研中的一些表述開始。李總理強調,宏觀調控應使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其后,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將今年工作任務由原先的“穩增長、防通脹、控風險”調整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
在具體經濟建設政策上,7月份以來,國務院陸續部署了一系列工作和指示,包括對小微企業稅負的減免、鐵路投融資改革、中西部鐵路建設投資的增加,以及棚戶區改造投資等方面。同時,地方政府也踴躍推出大量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計劃。
其次,外部需求出現一定幅度好轉。一方面,2012年以來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這些政策積極作用正在進一步顯現;另一方面,歐美經濟整體持續好轉,且近期好轉勢頭更為顯著。
最新數據顯示,歐美制造業數據持續走暖。Markit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歐元區制造業PMI終值升至51.4,高于7月份的50.3,并創下近26個月以來的新高。德國8月制造業PMI指數終值為51.8,創下自2011年7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法國8月制造業PMI指數終值為49.7,盡管仍低于50的榮枯分界線,但至少符合預期。
更大的驚喜來自于災難深重的南歐國家,意大利8月份PMI指數創下近27個月以來的新高,西班牙PMI指數創下近29個月新高,希臘PMI指數更創下近44個月以來的新高。英國8月份制造業PMI指數達到57.2,創下自2012年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新訂單分項以近20年來的最快速度增長。美國方面,由供應管理機構公布的8月份制造業指數達到了55.7,明顯高于上個月55.4的數據,更是大大強于經濟學家預測的54.1。
第三,受政策環境改善、需求改善等因素刺激,社會預期向好很可能導致庫存周期逆轉,企業可能轉為建立庫存。
一些先行指標好轉態勢顯著。從物流變化看,社會貨物流動呈加速態勢。6月底開始,三大海運指數BDI(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CCFI(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BFI(中國沿海散貨運價指數)均出現大幅上行,其中波羅的海干散貨指數和CCBFI均突破一季度高點,并呈現繼續上升態勢。
從新訂單變化看,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聯合發布的PMI中,8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2.4,比上月提高1.8個百分點,創2012年5月份以來新高,其中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2,今年4月份以來首次位于臨界點以上;9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1%,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回升,其中新訂單指數為52.8%,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反映制造業外貿情況的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7%,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進口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回升。
2.我國經濟活動仍面臨相當的壓力和風險
首先,投資活動將面臨產能過剩、資金來源等壓力。一方面,產能過剩問題持續存在將嚴重限制鋼鐵等投資需求。另一方面,影子銀行、地方融資平臺的治理等問題將使各地推出的投資計劃面臨資金的制約,計劃的實施也將面臨相當困難。另外,房地產開發投資也將面臨一定壓力。
當前,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開發規模大而需求面臨不足,房地產風險已逐步顯示出來,而一二線城市由于限購限貸使得需求逐次釋放但受限于城市土地供應不足等問題,房地產開發投資規模增長一直面臨壓力。因此,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可能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第二,外部需求持續好轉的難度較大。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長持續好轉面臨不確定性,且一直面臨非常規政策退出的困境。美國經濟的復蘇仍然比較脆弱,當前撤出QE風險仍較大正是美聯儲出爾反爾,搖擺兩難的真實寫照。
美國面臨的主要問題在于:一是消費復蘇乏力。2008年金融危機沉重打擊了美國消費,此后美國采取了多種拯救措施,使得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從2009年中期開始反彈,然而這一反彈在2013年上半年遇到瓶頸,美國消費支出的各分項都在走弱,尤其是服務業。7月份個人消費支出也維持弱勢,增長只有0.1%,7月份通過通脹調整后,實際個人消費支出對GDP的貢獻基本持平。
從收入方面來看,7月份美國個人收入增長疲弱,僅為0.1%的增幅,而6月份同比增長0.3%。個人收入增長弱于預期的最主要原因是工資和薪金所得下降了153億美元,相比較6月份增長313億美元。美國8月實際家庭收入中值則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0.6%。美國Conference Board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至79.7,主要原因是出于對就業和短期盈利前景的擔憂。
二是房地產復蘇價格上漲但銷量有限。近兩年來,美國房地產市場價格數據呈現出復蘇跡象,然而政府公布的新屋和成屋銷售數量占美國房屋總量的比例卻很低,美國2013年第一季度房屋總量約為1.33億戶,而美國7月成屋銷售總數年化539萬戶,這個銷售數量也只是美國可用家庭住房的0.3%,美國7月新屋銷售總數年化則僅有39.4萬戶。
此外,美國房屋空置率一直盤旋在歷史最高水平14.5%附近,至今空置率僅比歷史高位下降了0.5%。房屋擁有率也呈現階梯式下降至65%,是1980年以來的最低值。
三是美國失業率下降但成色不足。雖然美國失業率從金融危機之后最高的10.1%下降到7月份的7.4%和8月份的7.3%,但與此同時,勞動參與率至2013年8月下降到了63.2%,比金融危機前要低約3%,并且創下自1978年8月來的最低點。從2009年底部復蘇至今新增就業崗位為552萬人,在相同的時間段,選擇離開勞動力市場的人數卻大幅增加了952萬人,離開就業市場的人數是就業增加人數將近2倍。因此,總的看來,我國外部需求能夠維持當前增速已是得之不易了。
第三,受居民收入增速下滑的不利影響,居民消費增速較快上揚并不現實。
整體看,受政策環境轉向寬松、需求改善以及庫存周期逆轉等綜合影響,今年剩余時期內我國經濟活動有望維持較高活躍度,整體水平比上半年將有所好轉。但是,從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看,將受到國內投資需求受產能過剩、資金供給等因素制約、外部需求難以出現持續好轉等因素的限制。
從政策導向看,李克強總理一再強調“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們選擇既利當前、更惠長遠的策略,堅持不擴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緊銀根,而是采取調結構、促改革的方式穩增長,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加強薄弱環節建設,提高增長的質量效益,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打下了好的基礎”,政策上采取強刺激的可能性并不大。
因此,我國經濟增速將較上半年有所好轉,但總體仍較平穩,持續大幅提高的可能性較小,工業增速很可能較8月份有所回落,但仍將維持相對高位運行。
(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