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記者從位于鄭州的中國林科院經濟林研究中心了解到,該研究中心副主任杜紅巖研究員歷經20多年主持選育的5個杜仲良種,已通過國家林木良種審定,填補了我國空白,更為解決天然橡膠資源匱乏問題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介紹,橡膠作為重要的戰略物資,被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療衛生及航空、軍事等高科技特殊領域。由于我國適宜種植天然橡膠的范圍非常有限,對國外的依存度高達80%,開發第二膠源迫在眉睫。
杜仲又名膠木,作為我國特有的名貴經濟樹種,不僅是名貴的滋補藥材,也是世界上適用范圍最廣的重要膠原植物。它的樹葉、樹皮、樹根和果皮等均富含一種白色絲狀物質——杜仲膠,幼苗時就可提取天然橡膠,樹齡增到10~15年,每公頃可產橡膠270公斤以上。
杜仲膠獨有“橡膠—塑料二重性”,其綜合開發利用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國情調研項目前不久宣布,經過科學家60年的艱苦試驗,我國終于取得了杜仲橡膠資源培育的系列科研成果,隨著杜仲橡膠產業的發展,可使我國天然橡膠資源匱乏問題得到根本緩解。
“之前種植的杜仲,由于缺乏良種,品質良莠不齊,產量也不穩定。”杜紅巖表示,相較“挑剔”的三葉橡膠,杜仲在我國20多個省份都適合發展,目前全國杜仲種植面積僅近500萬畝,且良種覆蓋率較低。據測算,若利用杜仲高
產橡膠良種,采用果園化栽培技術,杜仲產果量能比傳統栽培模式提高30~50倍。若將杜仲栽種面積擴大到4500萬畝,杜仲橡膠年產量可達120萬噸以上,為我國目前天然橡膠產量的1~2倍,可使天然橡膠資源匱乏問題得到根本緩解。
我省現有杜仲種植面積不到100萬畝。“河南發展杜仲產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這5個杜仲良種品質好、產量高,目前已在包括河南在內的主產區示范推廣,將有效推動杜仲良種化進程,促進杜仲橡膠和現代中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杜紅巖說。
前不久發布的《中國杜仲橡膠資源培育與產業發展報告(2013)》說,如果我國以杜仲樹為資源,發展以杜仲橡膠、杜仲醫藥、杜仲“碳匯”等為基礎的工農業復合循環經濟,10年內可培育起一個年產出2000億~2500億元的大型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可解決100多萬人就業,改變種植加工地區的經濟發展方式。
來源: 河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