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向愛爾蘭發放了最后一批救助貸款,愛爾蘭終于成為首個正式脫離國際金融救助項目的歐元區國家。
愛爾蘭財長努南表示,這是愛爾蘭復蘇進程中的里程碑,但遠不是復蘇進程的終結,政府將繼續實行財政緊縮政策。2010年11月,因金融危機而瀕臨破產的愛爾蘭獲得了675億歐元救助款。作為獲得救助的條件,愛爾蘭政府嚴格執行緊縮政策,推行結構改革。IMF、歐洲央行和歐盟委員會組成的“三駕馬車”在過去3年里對愛爾蘭進行了12次嚴格審查,制定了嚴苛的目標,而這些目標都已經達到。
數據顯示,今年愛爾蘭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預計將降至7.3%,但仍遠高于歐盟設定的3%的警戒線。不過,愛爾蘭政府似乎很自信,因為在過去18個月時間里,愛爾蘭已通過發債募得足夠資金,足以供給到2015年。此外,愛爾蘭經濟在2011年開始恢復增長,2012年增長率達到0.9%,高于歐元區平均水平,明年經濟增長預計在2%左右,失業率也由2012年15.1%的峰值回落至13%。
上月中旬,愛爾蘭總理肯尼宣布,政府決定在不必預先安排預防性信貸額度情況下于12月15日正式退出救助計劃。IMF總裁拉加德表示,愛爾蘭的表現給歐債危機的徹底解決帶來了更大的希望。
自2010年以來,希臘、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和塞浦路斯先后接受數額不等的“三駕馬車”資金援助。路透社認為,愛爾蘭的發展方式為同屬受助國的希臘、葡萄牙和塞浦路斯做出了榜樣。
盡管愛爾蘭獲得了相對的成功,市場依然質疑歐元區處理債務危機的能力。市場人士普遍預計,希臘將于明年夏天接受新一輪援助,葡萄牙可能在明年5月需要第二輪援助,斯洛文尼亞正在極力避免成為下一個需要國際援助的歐元區國家。此外,今年第三季度西班牙公共債務占GDP的比例升至93.4%,這是近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歐盟規定,成員國的公共債務與GDP之比不得超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