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銀監會召開2014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全年工作。路透引述三位銀行消息人士表示,會議傳出2013年的全部新增信貸為8.9萬億元人民幣,貸款余額同比增速為14.2%,不良貸款率1.05%。
此外銀監會還透露,民營銀行將在2014年試點先行,實行有限牌照,首批試點3-5家,成熟一家批設一家。
會議提出了2014年銀行業監管工作的四項重點:深入推進銀行業改革開放、切實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隱患、努力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加強黨的領導和隊伍建設。
在深化改革開放中,銀監會提出:
拓寬民間資本進入銀行業的渠道和方式,一方面引導民間資本參與現有銀行業金融機構的重組改制,另一方面試辦由純民資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銀行業金融機構。
切實做好試點制度設計,強調發起人資質條件,實行有限牌照,堅持審慎監管標準,訂立風險處置安排。試點先行,首批試點3至5家,成熟一家批設一家。
在防范金融風險方面,銀監會提出注意七大風險:
一是緩釋平臺貸款風險,堅持“總量控制、分類管理、區別對待、逐步化解”,審慎穩妥地緩釋平臺貸款風險。
二是嚴控房地產貸款風險,高度關注重點企業,繼續強化“名單制”管理,防范個別企業資金鏈斷裂可能產生的風險傳染。
三是防化產能過剩風險,通過產能整合重組、技術改造,促進生產資源有效利用,盤活沉淀在過剩產能上的信貸資產,減少風險總量。
四是防范四種業務風險,對于理財業務,建立單獨的機構組織體系和業務管理體系,不購買本行貸款,不開展資金池業務,資金來源與運用一一對應;對于信托業務,要回歸信托主業,運用凈資本管理約束信貸類業務,不開展非標資金池業務,及時披露產品信息;對于小額貸款公司,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全國統一的監管制度和經營管理規則,落實監管責任;對于融資性擔保公司,明確界定擔保責任余額與凈資產比例上限,防止違規放大杠桿倍數,建立風險“防火墻”。(這也是市場傳聞中“107號文”的內容)
五是緊盯流動性風險,提高資金來源穩定性,加強同業、理財和投資業務管理,合理控制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程度。
六是謹防信息科技風險,建設自主、安全、可控的信息科技系統。
七是盯防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嚴格實施信貸違規問責和案件問責。
這七大風險是銀監會今年工作的重點。銀監會主席尚福林也強調,銀行要緊盯同業業務風險,管好流動性,加強主動負債的管理能力;而利率市場化帶來的經營風險,也需要加強研究和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