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兩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中國外匯局和銀監會一直密切關注近期鐵礦石貿易融資問題,并針對商業銀行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特別是鐵礦石貿易融資)的風險頭寸進行了調查和統計。
* 知情人士:調查結果顯示,有企業借助鐵礦石貿易融資進行利率和匯率套利
* 部分鋼貿企業因無法獲得足夠的銀行貸款,也借此途徑獲取短期資金
* 知情人士:監管部門考慮中的警示措施包括口頭風險警示、電話警示、發文警示、公開發布風險警示通知,甚至進行處罰等
* 彭博新聞社兩次致電外匯局新聞處尋求置評的電話均未獲接聽
* 銀監會沒有立即回復彭博新聞尋求置評的傳真
* 注:鐵礦石融資是指企業簽訂鐵礦石進口合同,然后通過銀行開出的遠期信用證,在支付一定比例保證金后,由銀行代行支付貨款,從而獲得一定期限短期融資的模式。此類融資成本相較國內貸款利息低,在人民幣升值和境內外貸款息差存在的前提下,可以獲得較為可觀的套利空間
* 注:鐵礦石價格近期大幅下跌,3月10日創逾4年最大跌幅,跌至2012年10月底最低;基準價格自去年8月14日以來已經下跌了27%
* 注:人民幣近期大幅走軟,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分別在3月3日和昨日收于八個月低點。北京時間13:56,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漲0.09%報6.1394
* 注:根據海關總署數據,中國1-2月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同比增長21.8%
* 注: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3月11日稱,對于小鋼廠的淘汰,一個是根據市場的需求去淘汰產能,再有是在信貸政策上,對過剩的產能采取嚴格控制的方式
* 注:中國外匯局局長易綱3月11日稱,要加強監管,因為現在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各種各樣的跨境資金的流動性的風險還是隨著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比較突出的。所以在便利化的同時,又要注重防范風險、加強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