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歐盟每天的貿易額都已經超過10億歐元(約合17億美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在會見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時表示,要繼續發揮好貿易和投資在中歐合作中的主引擎作用。習近平提到,中歐雙方應該把互通有無的簡單買賣型貿易合作,提升為各領域聯動的復合型經貿合作,利用互補優勢,力爭早日實現雙方年貿易額1萬億美元的目標。去年前11個月的數據顯示,中歐雙邊貿易總值5060億美元。
昨日,中歐雙方發布《關于深化互利共贏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下稱《聲明》),重申中歐商談并完成這一涵蓋投資保護和市場準入的全面雙邊投資協定,以及“包括從長遠看,在條件成熟時簽訂全面深入的自貿協定”。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歐盟以及其主要大陸成員國的看法是,中歐必須先簽署中歐雙邊投資協議,解除歐盟企業在中國的諸多投資限制,之后再進行自由貿易談判。
加快雙協定談判
此次,中歐雙方在《聲明》中表示, 雙方對中歐投資協定前兩輪談判的成果表示歡迎,并期待盡早達成這一具有雄心的協定。
中歐自由貿易協定之所以進展緩慢,體現了目前歐盟內28國在同中國進行自貿談判的問題上分歧較大。其中,英國首相卡梅倫在去年12月訪華時表示堅定支持中歐之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有點尷尬的是,英國有可能在2017年就退出歐盟進行公投。倫敦金融城政府政策與資源委員會主席包墨凱(Mark Boleat)對此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不過有一點足夠清晰的是,英國在這個問題上,堅定支持中歐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就在習近平到訪前夕,歐盟—中國投資協定第二輪談判3月24日至25日已經在布魯塞爾舉行,其目標在于促進開放市場和建立保護投資的法律框架,加強歐盟與中國之間長期投資關系的法律確定性和可預測性,從而推動雙邊貿易發展。
目前,中國是歐盟最大的進口來源國,也已經成為歐盟出口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不過,歐盟主要從中國進口工業與消費品,雙邊的服務貿易僅占貨物貿易總額的十分之一。歐盟對中國的出口中,服務僅占20%。
盡管歐盟內部對于目前同中國簽訂自貿協議的時間點意見不一,但是對于大勢所趨的態度還是趨同的。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研究員史志欽認為,中國應該努力推動自由貿易協定的簽署,促進中國與歐盟橫向商業合作發展。
“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能夠幫助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深陷困境的歐盟外圍經濟體再次激發出生產潛力,增加就業,以及平衡這些經濟體中出現的民族主義情緒與貿易保護主義勢頭。”史志欽表示,出于這一原因,制定出一份中國與歐盟的投資協議會被歐洲視為久旱逢甘霖而受到歡迎。
中歐貿易爭端漸消
此次,中歐雙方都在聲明中歡迎“近期中歐就重大貿易救濟案達成磋商解決方案,認識到負責任地解決貿易爭端至關重要”。
與此同時,歐盟大力支持中國盡快參加《服務貿易協定》談判。雙方認為中國參加談判是《服務貿易協定》未來實現多邊化的重要一步。雙方將同各方一道加緊努力完成《信息技術協定》的審議磋商。
此前兩年,中歐之間貿易沖突硝煙四起。歐盟貿易委員會委員德古赫特認定中國太陽能板產品生產商在歐盟市場進行了傾銷,并一度決定對中國太陽能產品征收平均47%的臨時性關稅。隨后中國于2012年11月發起對從歐洲進口多晶硅反傾銷反補貼調查。
在習近平訪問歐盟總部前,德國多晶硅制造商瓦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商務部宣布已就該案價格承諾磋商達成一致。
昨日,習近平在布魯塞爾同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會談中還指出,中歐戰略合作前景廣闊。在新形勢下,雙方要全面落實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開展在中歐、亞歐、全球三個層面的合作。
習近平強調,要把中歐合作和絲綢之路經濟帶等重大洲際合作倡議結合起來,以構建亞歐大市場為目標,加強基礎設施互連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