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發布日程,本周三,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將集中發布。由于年初至今公布的多項重要經濟數據都弱于預期,3月進出口同時下跌,又引發了分析師對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低于預期的擔憂。機構普遍預計,一季度GDP增速或跌破7.5%,不排除將創下2009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增速。
已發布經濟數據不盡如人意
1~2月,中國內外需求都出現明顯放緩跡象。數據顯示,今年2月,出口增速下滑18.1%,創5年以來最大跌幅;進口也下滑了11.3%,同樣不及預期。1~2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6%,創2009年5月份以來的新低,增幅較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別放緩1.3和1.1個百分點。基建投資增速同比放緩4.4個百分點,建筑業生產狀況不佳。1~2月份第一、三產業用電量分別增長-7.8%和5%,增幅同比分別放緩12.1個百分點和8.8個百分點,與此同時,第一、三產業增加值也在減速。
而已經發布的部分3月經濟數據同樣不盡如人意。3月進出口數據大幅不及預期,出口同比下滑6.6%,不及預期,且為連續第二個月大幅下跌;進口更令人擔憂地下跌了11.3%。而市場更為關注的PPI,3月PPI下降2.3%,較上月降幅進一步擴大,并創下8個月以來新低,PPI降幅持續擴大進一步凸顯了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
機構紛紛下調一季度GDP增速
在此背景下,國內外研究機構紛紛下調了一季度GDP增速。交通銀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報告認為,每年1~2月都是經濟活動的淡季,僅通過這兩個月數據通常難以準確判斷全年增長趨勢。但今年1~2月系列宏觀數據回落幅度較大,增速均創近年來新低,這不是季節因素足以解釋的。今年前兩個月經濟數據的低迷已不可避免地拉低一季度經濟增速,將一季度經濟增速預測由此前的7.6%下調至7.3%。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則將一季度GDP增速從7.5%下調至7.4%。中國國際金融也曾預計,中國第一季度增速恐怕只有7.3%(上一次預估為增長7.8%),國內需求疲軟是主要原因。
相比之下,澳新銀行、美銀美林、瑞穗證券和法國興業銀行(601166,股吧)等海外投行的看法更為悲觀,認為中國一季度經濟增速恐怕僅有7.2%。巴克萊資本4月10日也小幅下調0.1個百分點至7.2%,原因是當前形勢逐漸明朗化—有更多跡象表明中國內外需求在第一季度放緩,中國將出現自2009年以來的最低的季度增速。但巴克萊資本仍然維持中國今年全年增長7.2%的預期不變。而法國興業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姚煒也表示,由于進口增速下滑,中國貿易平衡狀況好于預期。然而第一季度貿易順差仍然同比下降60%。這將令凈出口對GDP的貢獻將至負數,因此預測一季度GDP同比增速將下滑0.5%至增長7.2%。
專家預判
龍永圖:可從城鎮化過程中釋放消費潛力
“我相信今年中國經濟增速會在7.5%左右的區間運行。對于年度經濟的表現,不能從短期或者零碎的觀察中做出判斷,還要從中國經濟發展的中長期趨勢來看。”上周參加博鰲亞洲論壇原秘書長龍永圖說。
龍永圖分析說,中國在城鎮化進程中不斷提出新舉措,比如解決“三個1億人”問題,將為中國經濟中長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試想,約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這將有力釋放消費活力和挖掘內需潛力,會大大推動中國經濟的增長,發展前景是很好的。新華
政策預期
短期或難見直接刺激措施
面對擺在眼前的經濟下行壓力,在通脹壓力短期溫和無憂的背景下,是否將會有進一步的穩增長舉措出臺,甚至為貨幣政策微調留出空間?
宏源證券(000562,股吧)分析師表示,監管層近日表態政府有信心維持經濟增速在合理區間,短期內不會出臺強刺激措施,因此國內大規模財政刺激暫時無望。而央行持續正回購,也表示央行的貨幣政策仍然保持謹慎中性,不會放松貨幣政策。“綜合來看,短期市場可能難以見到直接的刺激措施。”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預計,在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下探觸碰底線、GDP增速下行壓力有所增大的背景下,當局將進一步加大穩增長、調結構和促改革相結合的政策支持力度,政策有望進一步預調、微調。
央行行長周小川11日出席亞洲博鰲論壇時表示,當中國經濟增速處于正常增長區間的時候,僅需要小規模的政策調整。
花旗集團資深經濟學家丁爽認為,周小川的表態切合中國政府不再全面刺激的決策,央行無需徹底地改變其政策立場,這就意味著,在特定操作上進行政策微調就會起到恰到好處的效果。央行無需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倒是能夠通過向公開市場注入流動性來支持經濟增長。
信息時報記者 徐嵐
一周財經要聞回顧
滬港股市互聯互通試點獲批
點評:滬港股市互聯互通試點于4月10日正式獲批,兩地機構、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余額50萬以上的個人投資者,將可通過當地券商買賣對方交易所上市股票,其中A股范圍是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分股,以及在上交所上市的A+H股股票。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很可能意味著中國A股市場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中國股市將納入世界股市漲跌循環的大潮之中,成為世界投資者資產配置的組成部分。
博鰲亞洲論壇開幕
點評:2014年博鰲亞洲論壇上,與會嘉賓對中國的熱點經濟問題一一進行“把脈”,圍繞各大焦點話題的激辯也高潮迭起。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開幕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表示中國不會為經濟一時波動而采取短期強刺激政策,更重視中長期發展。分析人士認為,中央在這個時候表態,打消了“微刺激”的幻想,監管層態度還是要埋頭做好調結構、促改革。如今市場上對于降準的呼聲也很大,中央這一表態后,貨幣政策即使要調整,時間點可能也會往后推。
3月經濟數據出爐
點評:國家統計局上周五公布了3月份經濟數據,3月CPI同比增長2.4%,較2月的增幅2.0%回升;而PPI同比降幅進一步擴大,下降2.3%,且已連續25個月負增長。對此分析人士表示,作為經濟先行指數的PPI繼續負增長,再次提示了一季度經濟增長低于預期的風險,市場預估可能一季度GDP是7.3左右,低于所謂政策調控的下線。
一周財經前瞻
4月14日(周一)
美國3月零售銷售月率
點評:上周美元指數慘遭血洗,今日公布的美國3月零售銷售數據將成為美指反彈的“救命稻草”。從前值和預期看,本次零售銷售數據應該會好于前值,同時天氣也漸漸轉暖,預計本次數據還是很有希望給美元帶來轉機。
4月15日(周二)
澳洲聯儲公布四月貨幣政策會議記錄
點評:由于稍早公布3月就業數據強于預期,暗示澳大利亞經濟對于紀錄低位利率的反應要快于預期,可能降低了加息的障礙。上周澳元兌美元一路上行,刷新去年11月20日以來的高位。野村證券表示,隨著經濟數據不斷改善,通脹上升引燃加息預期,澳洲聯儲將會在2015年初加息25個基點,而澳元兌美元4月有望上破0.9500。
4月16日(周三)
1~3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數據
點評: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數據將于當日集中發布,除了備受關注的一季度GDP情況之外,1~3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數據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根據此前公布的數據,今年年初工業生產明顯放緩,投資、消費需求均走弱,信貸也依然偏緊,今年1~2月份城鎮固定資產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17.9%,升幅遠不及預期的19.4%以及前值19.6%。此次投資數據是否會再度下滑,將是市場判斷經濟形勢的重要依據。同日還將召開中國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也將影響資本市場走勢。
英國去年12月至2月ILO失業率
點評:上周英鎊沖高回落,上周五匯價有加速下行的趨勢。周三的英國3個月(去年12月至2月)ILO失業率預計將在短期內影響英鎊的走勢,一旦失業率降至接近7.0%的目標附近,那么對于英國央行提前升息的預期或將再次被炒熱,這將利多英鎊。
4月17日(周四)
美聯儲公布經濟狀況褐皮書
點評:美聯儲每年發布8次褐皮書,通過12個地區聯邦儲備銀行對全美經濟形勢進行摸底,是FOMC(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要的重要參考資料。3月20日美聯儲發布了今年第二次FOMC會議決議,這也是美聯儲新任主席耶倫首次出席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這次會議表明,美聯儲正在加快退出QE,提前進入加息周期。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變化動向,將對全球和中國經濟產生深刻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