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匯豐/Markit公布數據顯示,4月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48.1,較初值有所下滑,也不及預期的48.4,但是較3月的終值有微幅反彈,低于50枯榮線的數據顯示整體制造業仍處于萎縮領域。
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制造業有微弱的回暖趨勢,但仍不足以驅散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嚴重放緩的擔憂。
《華爾街日報》引述業內分析師表示,政府已經推出了一系列的小型刺激措施,可能還在考慮是否有進一步行動的必要。
據華爾街見聞實時新聞:
中國4月匯豐制造業PMI終值48.1,預期48.4,初值48.3,3月終值48.0。
主要調查結果:
4月制造業產出和新增訂單的增長速度都有所放緩;
雇員數量連續第六個月下降;
輸入和輸出價格都出現穩步下降。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點評稱:
本土需求萎縮速度放緩,但需求依然疲軟。同時,新出口訂單和就業分項萎縮,較初值水平下修。
這些都暗示中國制造業乃至整體經濟都在逐步失去增長動能。過去一段時間,中國推出了一些穩增長措施,包括對私營企業加大投資力度。我們認為要想確保經濟重獲動能,還需要推出更為大膽的措施。
總結下來,屈宏斌認為:
匯豐中國制造業PMI低位趨穩。
1. 外需走弱,內需趨穩,總體新訂單指數回升至47.4,降幅收窄。
2. 增長動力指標有所回升。
3. 就業指數下滑至47.9,產能利用率略升。
4. 受需求疲弱影響,制造業活動繼續承壓。
5. 企業去庫存仍在繼續,政策層面穩增長政策努力仍應持續。
此前公布的中國4月份官方制造業PMI指數為 50.4,預期50.5,3月份該數據為 50.3。高盛當時評論官方PMI數據時表示:
4月份數據溫和向好。整體 PMI指數小幅上升。4月份是全年為數不多的官方 PMI不明顯受到季節性因素干擾的月份,因此漲跌的解讀基本不需要考慮這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