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5月15日報道,天然橡膠生產國的增產,使得全球天膠供應連續第四年過剩。天膠價格也因此深陷熊市,成為商品市場中表現最糟糕的品種。能否將膠價拉出熊市,或許靠厄爾尼諾。
表現最糟糕的商品
根據國際橡膠研究組織本月初的預測,盡管汽車銷量在增長,但是今年種植園主擴張天膠產量的速度更快,令全球天膠供給出現至少10年來的最大過剩量。日本天膠期貨價格也因此從2011年的紀錄高點暴跌62%,并于上個月創下4年低點。根據彭博社的調查顯示,分析師們認為今年天膠價格還會再跌12%,至180日元/公斤。
在260億美元的橡膠市場中,原料低價對于包括倍耐力、普利司通這樣一些輪胎制造商巨頭意味著利潤驚人,而同時擠壓了天膠生產者的利潤空間。
盡管全球最大的天膠生產國泰國正在采取措施限制產量,但是另外一些低成本生產國,包括越南、印度尼西亞,仍然有利可圖,沒有減產的跡象。
今年以來,東京工業品交易所天膠期貨價格下跌了約25%,昨日9月合約日盤收報205.0日元/公斤。上海期貨交易所天膠期貨價格走勢更弱一些,跌幅達29%,昨日收盤1409合約報14305元/噸。相比其他商品期貨,天膠是高盛商品指數24種商品中表現最糟糕的一個品種。今年以來,高盛商品指數上漲了2.9%。
低成本國大幅增產
根據國際橡膠研究組織,今年全球天膠過剩量將超過去年的71.4萬噸。據行業咨詢機構橡膠經濟學家估計,今年全球橡膠過剩量為65.2萬噸,較去年12月預估值高出78%。該機構稱,盡管泰國今年可能減產8萬噸,產量降至406萬噸,但是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產量可能會增加9.7萬噸,達到413萬噸,完全蓋過了泰國的減產數量。這三個國家的天膠產量占全球產量的約2/3。
全球第一大產膠國泰國每年的天膠產量占全球產量的1/3,現在印度尼西亞和越南正在以低成本優勢爭奪泰國的市場份額。東京的一個研究機構JSC公司稱,作為第三大天膠生產國,越南的低工資使得該國天膠生產成本比泰國低15%,而印度尼西亞的天膠生產成本也低10%。因此,越南可能不會與其他國家合作聯合減產。
聯合減產努力失敗
2012年8月,泰國、印度尼西亞以及馬來西亞達成限制出口協定,砍伐老膠樹,儲備天膠以抑制天膠價格下跌。到2013年2月,天膠價格反彈了64%。自此以后,天膠期貨價格大跌39%,東京膠上個月創下2009年9月以來的最低價格196.7日元/公斤。
今年2月,包括這3個國家在內的國際橡膠聯盟敦促成員國在膠價處于低位時要克制出售沖動。
分析師們認為,國際橡膠聯盟限制供應的努力顯然未能奏效,因為在實際操作中確保成千上萬個小型種植園主共同遵守協定存在困難。
根據橡膠經濟學家公布的季度報告估計,今年全球天膠產量可能將增長1.1%,達到1220萬噸,而消費量將增長1.7%,達到1150萬噸。
厄爾尼諾提振膠價
干旱天氣以及需求的增長可能會使得供應過剩量比預期小,而亞洲地區可能會出現厄爾尼諾現象使得這種可能性在增大。澳大利亞的天氣預報機構本月發出警告稱,厄爾尼諾可能會在今年7月出現。
國際橡膠聯盟此前曾預測,如果天膠產區降雨量減少會導致今年泰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產量下降8%。
需求方面,全球汽車產量不斷增長,使得橡膠需求增加。根據英國一家研究機構LMC汽車公司估計,今年全球小轎車和輕型商用車產量將增長5%,達到創紀錄的8840萬輛。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預測,在全球最大的橡膠消費國中國,今年汽車銷售量將增長10%。天膠生產國協會本月稱,今年中國橡膠的進口量將增長11%,達到426萬噸。
不過,橡膠經濟學家認為,即便天膠生產國減產,也不足以抵消全球過剩量。隨著上海期貨交易所庫存攀升至9個月高位,天膠市場在今年1月進入了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