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四開始,日元兌美元匯率突然發力,連續多個交易日上漲,在本周三的外匯市場交易中更是創下了三個半月以來的最好成績,同時令美元兌日元匯率一度降至兩位數邊緣,這是自去年11月份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很顯然,日元此波行情得益于首季GDP數據的超預期表現,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周三的講話則強化了央行方面對經濟復蘇的肯定態度。對此,瑞穗銀行外匯交易高級副總裁加藤(Michiyoshi Kato)警告稱,如果政府允許日元走強,那么股市會下跌,這意味著“安倍經濟學”將前功盡棄。但更多分析師則認為,從觸發因素來講,消費驅動后續乏力,消費稅上調的負面效應也將逐漸顯現,加之結構性改革滯后,該國經濟基本面并沒有出現“質”的變化,黑田東彥未免高興得太早。當然,缺乏經濟基本面支撐的日元也難有尚佳表現,這倒對“安倍經濟學”構成利好。
日本內閣府5月15日公布數據顯示,經季調后,日本第一季度實際GDP初值季率增長1.5%,創兩年半以來最快增速,高于預期的1.0%,前值為增長0.2%。同時,第一季度實際GDP初值年化季率飆升5.9%,亦高于市場預期的4.2%,前值僅增長0.7%。此外,在第一季度的初值報告中,私人消費初步估計值季率增長2.1%,資本支出上漲4.9%,國內需求上漲1.7%。消息發出后,盡管有市場人士稱,由于數據并不能反映上調消費稅后的日本經濟狀況,參考價值并不大,但仍沒止住日元不斷走強。特別是在本周三,黑田東彥的一席發言后,日元兌美元匯率繼續走高,急升至100.81比1的年內次低點,僅略高于2月4日曾創出的100.75,美元兌日元則從年初105.4的高位跌逾4%。
他在周三央行議息會后的記者會上表示,近期的日本經濟,特別是一季度GDP數據的超預期表現證明央行前期的工作達到了預期效果。在他看來,消費稅上調后出現的需求回落現象將從夏季開始消退,鑒于目前民間消費依然穩固,表明此舉并無礙日本經濟復蘇,這一言論令寬松預期驟然降溫。分析人士認為,盡管黑田東彥同時也表明日元沒理由走強,但力挺上調消費稅措施的做法已經清楚地表明了央行對經濟現狀的看法,這實際上在暗示央行短期內不會出臺新的干預措施。
此言一出,市場上立刻出現了幾派觀點。以瑞穗銀行外匯交易高級副總裁加藤為代表的擔憂派認為,日元走強將令“安倍經濟學”失效;但在德意志證券駐東京資深外匯分析師大西看來,縱然因美國國債收益率下滑,今年以來美元兌日元匯率一直都面臨著下行壓力,但隨著美聯儲持續穩步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在美元匯率持續上行的情況下,美元兌日元匯率也將隨之上漲。因此,日元走強只是“曇花一現”。荷蘭拉博銀行高級貨幣策略師簡·福利也發表評論稱,“盡管最近日本央行基調樂觀,但央行還是承認經濟復蘇存在風險,就如同我們以前強調的那樣,日本央行仍然延續著非常寬松的貨幣政策。”福利進而表示,“我有充分的理由預期,日本央行將會是發達世界央行中最后退出非常規刺激措施的央行,而這可能會在中期削弱日元。”
當然,若排除影響匯率變動的外部因素,但從經濟基本面等內部因素來看,本輪日元走強的根基也不穩固。中銀香港經濟研究處分析員張文晶表示,作為本輪日元走強的觸發事件,該國首季經濟增長飆升主要是由4月1日消費稅上調引發的提前消費所致,但這把“雙刃劍”也會削弱民眾后期的購買熱情,加之央行的貨幣刺激令國內整體物價回升,也會讓私人消費回升勢頭無以為繼。不僅如此,自從日本央行推出超級寬松貨幣政策以來,伴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進口升幅超過出口,日本的凈出口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出現負增長,這使得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只有私人消費還在持續發力。然而,一旦消費稅上調的種種弊端顯現導致消費增長放緩,同時外貿表現難見起色,相信單靠加大政府開支以防止經濟滑坡的做法恐怕收效甚微。此外,政府還面臨著如何推進結構性改革的難題。總之,日本經濟前景難言樂觀,而在現階段,如何妥善處理好消費稅上調后的種種遺留問題,是對“安倍經濟學”的最大挑戰。
鑒于內外因素皆空的局面,各機構紛紛給出最新預期。花旗銀行外匯分析師高島修在20日發布的研報中預計,美元兌日元將重回今年高點,三季度將升至1比105,四季度有望觸及1比110。法國巴黎銀行也看多美元,認為美元兌日元將在年末穩定在1比110的水平。記者注意到,就在美聯儲周四公布會議紀要后,美元兌日元已擺脫三個半月低位,并已刷新101.75日元的一周高點。截至北京時間22日18時40分,美元兌日元微跌至1比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