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1日報道,日前人民銀行對部分分支行增加再貼現額度120億元,要求全部用于支持金融機構擴大“三農”、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同時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完善再貼現管理,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對“三農”、小微企業信貸投放,促進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顯示央行運用定向工具逐漸走向常態化。下半年,流動性仍將維持較寬松態勢,央行也將繼續維穩,但下半年貨幣政策寬松力度或不會強于上半年。
從資本流入來看,下半年外部資金流入情況或好于上半年。一方面,目前外部貨幣流動性仍維持寬松環境,前期主要經濟體紛紛推行量化寬松政策投放的資金仍在市場上泛濫,美國經濟和就業穩步復蘇,通脹或穩步回升,這也將美聯儲推向了加息邊緣。不過,市場人士預測,美聯儲可能最早于明年中啟動加息,這意味著至少在明年年中之前,外部資金面不會劇烈收緊。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出現企穩勢頭,在前期各項微刺激政策和改革政策陸續出臺后,短期內經濟出現急跌風險的可能性小。海外投行紛紛上調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改革紅利的釋放也吸引海外資金加速涌入國內。7月中旬以來,資金流入離岸市場和國內態勢較為明顯。
從央行貨幣政策需要考慮的主要變量來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和防范金融系統性風險是目前央行政策的兩個主要目標,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也多有提及。
針對前者,央行的對策是穩定總量、優化結構,通過定向調控的方式輸血,也對市場總體流動性起到了很大緩釋作用;針對后者,央行仍需要保持流動性總體寬松,讓企業在寬松的貨幣環境中實現去杠桿。因此未來央行資產負債表呈現擴張趨勢的概率仍然較大。
另一個變量是通脹。通脹在短期內無憂,但中長期上行壓力隱現。受飼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以及潛在供給的影響,未來豬肉是推動食品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此外,受干旱天氣影響,非豬肉品也將對食品價格推波助瀾。三季度因翹尾因素,通脹同比上升的壓力還不會顯現,但四季度CPI同比會趨勢性上升。下半年因翹尾因素,PPI同比增速將繼續抬升。
央行在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強調了通脹對總需求的敏感性。央行對通脹的擔憂較上一季度有所加重,一方面可能考慮到之前“貨幣環境相對穩定”的背景已經有所改變,另一方面在當前經濟回暖的情況下總需求回升也可能加大物價的上行壓力。央行指出2013年曾出現需求回暖后物價連續較快回升的現象,表明對類似情形在2014年存在重演的擔憂。因此,下半年貨幣寬松的力度或不會大于上半年。